“付先生,宅邸用青石板鋪路倒算了,但是這公用的道路也鋪石板,價格不菲。”
官道出來的這條路,有二十公裡不止。
付子莘堅持,“麻煩遊師傅介紹靠譜的采石工和修路的人,這個錢我會另外結算。”
遊師傅心中再不理解,但是主顧堅持,也不好多說什麼。
“這片荒地,雜草和石頭頗多,需要先清理一番。”
“石子集中起來,不要扔了,最後有用。”付子莘說道,景觀造型就需要不少石子。
遊師傅想了個辦法,將荒地分成好幾個部分,割出隔離帶,用火燒雜草,省了不少人工。
但是撿石子這活,卻是需要雇人來做,這事直接由王三寶負責。
付子莘開始讓付平悅學著記賬,這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京城百姓圍著招工欄。
“雇人撿石頭,這還是第一次見。”
“一文錢兩斤石頭……”
“上工地點在京城郊外。”
“哪家招工這麼稀奇少見,我明天要去看看。”
“準是騙人的,那一片都是荒山野地。”
……
眾人議論紛紛,王三寶還親自去附近的幾個村子招工。
第一天隻來了十個人左右,工錢是日結的,他們撿石頭掙到了錢,回去便告訴周圍的人。
一傳十,十傳百,第二天來了好幾十號人。
不出五天,土裡所有的石頭都撿了出來,堆在山腳一處,每日還有人看守。
“王管事,下次還有這樣的差事記得來我們村找我。”一中年漢子和王三寶混熟了,主動說道。
“現在不缺,過一陣子會招小工,你們自己留意著,要的人多,不缺乾活的機會。”
除了建房需要打雜的,修路也需要。隻憑遊師傅一幫人,肯定乾不過來。
修個房子還能拉動周邊百姓就業,荒地附近每天都有不少人來打探,看有沒有新的活乾。
大概半個月後,遊師傅出了最終的設計圖紙給付子莘。
期間雙方一直在溝通,遊師傅改了不下十次圖紙,累得他和手下的師傅夠嗆。
“付先生,你看下這份圖紙,是否還有意見?”
麵前的圖紙,終於呈現出付子莘想要的效果,接下來就看實際施工了。
“你們工期怎麼分的?”她問道。
付子莘要建的書院雖然不是恢弘的建築,但是整體工程量是很龐大的。
人手又有限,不得不分期進行。
“第一期是修建書院相關的建築,第二期是書院正前方的景觀,第三期是書院左右兩側的景觀。”
書院坐落在兩座山之間,位於山穀的位置。
兩座荒山實際也不高,不到一千米。
“和第一期同時進行的是主道路的修建,最後再進行荒山開發。”遊師傅介紹道。
建築群設計也很有意思,俯瞰是北鬥七星的樣子。
外圍的景觀則參照太極的圖案設計,兩個點的位置將會修建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