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義正擔心已經進了大牢的厙鴻文,沒想到厙鴻文那邊還沒什麼動靜,明光帝又把大皇子等人給送了過來。
蔣義差點沒嚇死,趕緊派人看住雲陽城城門,生怕大皇子不知輕重,自己帶人闖了進來。
蔣義想多了,李建真的沒有他想的那麼愚蠢,明知道雲陽城有天花,還往雲陽城跑,他是到了雲陽城外,提前派人與蔣義接洽時才知道的。
這一知道,根本不用李建自己為難,與他隨行的官員便立馬諫言:“大皇子,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更何況您是貴體金命,如何能冒這種危險?臣等懇請大皇子駐紮雲陽城外,一來可偏您周全,二來可穩定軍心,與雲陽城百姓共患難”
巴拉巴拉,說了一堆好話。
反正大意就是,你是大皇子,神權三授,您這樣的人怎麼能貴腳踏賤體,冒那樣的危險?
臣等知道您有要務在身,也不強求大皇子擇身離開,不若駐紮雲陽城外,一來可護您周全,二來雲陽城百姓知道您就在城外,也能安心呆在雲陽城裡,如此我們才能安下心來安排雲陽城如何度天花之危。
這次陪大皇子前來的除了其外家堂兄宣和鈞外,還有明光帝下派的戶部尚書周冶,以及太醫院的幾位禦醫。
周冶為官二十載,經曆過各種各樣的事情,沒想到這次居然還能被明光帝這樣“坑”了一把,他內心有些吐血。
他就說嘛,好端端的明光帝下令讓他隨大皇子出京,還帶了好幾個禦醫,有些奇怪,原來是在這裡等著他。
什麼大皇子體弱,怕大皇子途中波折,帶上禦醫以防意外
這叫“以防意外”?
確定防的不是雲陽城的天花?!
從京城到雲陽城才多少路程,除非突然暴病,一般有個什麼頭疼腦熱的,即使回京再治也來得及吧?
帶禦醫、帶藥材,還帶了軍隊
直到被蔣家軍的人攔在了雲陽城外,周冶這才有機會打開了陛下給他的“錦囊”,看到上麵寫的內容,整個地陷入了一片靜默當中。
還好,明光帝沒逼他進去送死,隻讓他“便宜行事”,否則他真的得考慮回去就辭官的問題。
不過想想也是,明光帝連大皇子都舍得放,怎麼也不該讓他們來送死吧?
雖然進不了雲陽城,但周冶還是讓人傳話,跟鎮軍大將軍蔣義見了一麵。
當然了,考慮到天花問題,他們沒有像以往一樣飲茶以對,而是遵照醫囑,找了一個空曠的地方,屏退左右,然後兩人隔了一些距離,隔空對話。
鎮軍大將軍是個大老粗,或許沒有那麼多彎彎道道,但人也不傻,何況還有大理寺少卿厙鴻文在後麵給他充當軍師,他與戶部尚書周冶溝通起來,倒也容易。
準確說,是周冶比較容易,因為厙鴻文知道他想要知道什麼信息,全部都整理好了,直接讓蔣義傳話。
蔣義呢,拿著厙鴻文寫的單子,一點一點念給周冶聽。
若周冶有什麼不解的,打斷詢問一下,蔣義也照樣能夠順著單子繼續往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