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後來發生的事情改變了姚大夫人的想法。
一個是新式賬本,一個是話本故事,老太君教給姚安馨的,遠不是姚大夫人能教的。
就是姚大夫人自己,若是看到這些東西,也不得不重新學習。
如此,姚大夫人似乎也沒辦法勸說自己,說老太君有“私心”了。
若老太君有私心,為什麼要教姚安馨這些?
姚安馨的思想彙報裡有一句話,叫做——有的時候,過程不重要,隻看結果,便知道這個人到底是不是真心為你好。
是啊,光看結果,那個故事裡的落魄窮書生何曾對千金小姐好過?
再一看現實裡,老太君對姚安馨所做的安排,最終得利的又何曾不是姚安馨和大房?
忽然,姚大夫人有一種想通了的感覺。
或許,她真的想多了。
或許,她真的應該把女兒交給老太君調教。
……
顧清菱可不知道,在她努力通過話本“調教”姚安馨,重新幫她打造三觀的時候,還差點讓姚大夫人誤會了。
隻不過很快,姚大夫人又解開了這種誤會,放心地把姚安馨交給她了。
不過知不知道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姚安馨的調教工作一直在進行中,從來沒有中斷過。
三天後,顧清菱收到姚安馨交上來的思想彙報,表示滿意。
講故事嘛,不就是為了懂得故事中的大道理?
為了防止姚安馨隻是寫文章唬弄自己,寫一套做一套,顧清菱二話不說,直接將提前準備好的十個類似的話本故事拿了出來,讓姚安馨回去好好“拜讀”,然後給自己弄一個“故事套路大綱”出來。
“套路大綱?”
姚安馨點頭:“嗯,老太君是這樣說的,她還給了我一個模版,讓我學習。”
姚大夫人連忙讓姚安馨把那個模版拿過來。
果然,顧清菱提前準備了一個簡短的故事,旁邊配了一個“故事套路大綱”,一眼就能看明白這個故事是怎麼來的。
本來看這個故事的時候,姚大夫人覺得這個故事挺有意思的,結果在“故事套路大綱”裡,人家直接把故事的套路全給交待清楚了,告訴你怎樣設置套路才能吸引讀者,那感覺就有些……
總之,帶著腦子去解讀這個故事的套路以後,你就會發現這個故事不過如此。
“原來故事是這麼寫的。”姚大夫人感歎著。
她第一次知道,所謂的愛情故事,到底要怎麼寫才能感人,都是有套路的。
越是感人的故事,越要設置各種各樣的矛盾衝突,比如男女的身份懸殊,國仇家恨,各種誤會……
其中,還要出現許多“配角”。
有負責打臉的配角,比如陸大千金曾經的未婚夫,明明是世家公子,卻被一個落魄窮書生給踩了下去,那就是“打臉”。
有負責給男女主製造矛盾的配角,這種角色一般為攤派,比如陸大千金的父母和兄長,從一開始的反對,到給男女主的感情設置矛盾,到後麵“幡然醒悟”,成全男女主。
有負責給男女主拉線的配角,比如陸大千金身邊的貼身丫鬟,一直致力於給陸大千金和那個落魄窮書生當紅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