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聽到她這麼說,在心裡吐槽了一下:什麼自己家用,就她那德性,會舍得用廁紙?
怕是看著有人花高價買,想要再賺一筆吧。
她也沒說什麼,和對方約好了,下午去一趟雜貨鋪。
像她們這樣的,不隻她們兩人,望子成龍雜貨鋪附近的好幾條巷子裡,都有發生。隻是他們沒有想過,人家都上門高價買他們家的廁紙了,會放過雜貨鋪的?
因此,當他們跑到望子成龍雜貨鋪,發現裡麵的廁紙早就被人家給搶完了。
彆說廁紙,就連之前他們嫌棄有點貴,不想買的紙巾,也都賣光了。
眾人:“……”
早知道,當時就多買一些了。
一時間,洛陽紙貴。
有些消息靈通的商人,還跟人打聽:“哎,聽說你們這兒有什麼廁紙?用起來特彆軟,就跟布差不多,但賣得非常便宜,就一斤肉的錢,是不是真的?”
“哪家舍得拿一斤肉錢買紙啊?怕不是瘋了。”那個被打聽的大娘瞪了他一眼,“你說的,不會是望子成龍雜貨鋪上的新貨吧?聽人說,確實滿好用的,不過你彆想了,早就被人買光了。”
望子成龍雜貨鋪?
那人打聽到了望子成龍雜貨鋪。
一聽是“合作”的事,望子成龍雜貨鋪的掌櫃的讓對方留下地址,說回頭跟主家說一聲,到時候有消息了再跟對方說。
沒幾天,顧清菱就收到了幾頁紙的求合作名單。
顧清菱讓人去調查了一下名單上的商人,挑了幾家實力與信用都算不錯的,與他們達成了上下遊合作。
確定了材料源以及未來的銷售商,顧清菱去了一趟知府,說自己想要辦一個更大的造紙廠。
最重要的是,她這個造紙廠需要大量工人,也就是說,一旦她這個造紙廠建成,就能造福一方百姓。
他們可以來造紙廠工作,賺錢養家。
顧清菱給知府大人算了一筆賬,假如造紙廠需要一百個工人,那麼這一百人就能每個月多拿一筆錢,對於這一百個家庭來說,這是一筆極大的收入。有了這筆收入,他們必然更樂意買東西。
如此,大量的錢財進入金陵市場,就能盤活整個集市經濟。
“我不敢打包票,說我這個造紙廠要多少人,但是我敢說,隻要這個造紙廠建成,那麼來金陵進貨的商人就會增加一倍,他們來買紙的時候,肯定也會帶些彆的東西……如此一來一往,金陵想要不繁榮都不可能。”
再加上大明已經有了水泥,到時候再把金陵的幾條乾道給修好,三五年的時間,金陵就能成為這片區域最大的貿易之都。
若是彆人跟孫知府這麼說,孫知府一定以為對方在開玩笑,可跟他說的人是姚老太君。對方一入金陵,就做了好幾件大事,最近的一件,便是成功讓他十多年都沒有好消息的夫人再次有孕。
因此,不管顧清菱說的是什麼,孫知府都會認真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