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在《博物誌報》刊發之前,姚九爺真的不知道,原來世界上有那麼多對於科知識感覺到好奇,卻因為他們好奇的方向跟主流文化方向有差異而遭到了挫折。
有的人在朋友的支持下,堅持了下來,比如曹飛翼、趙楓。
而有的人早早的丟掉了興趣,麻木地讓自己變成了父母和先生希望的樣子。
最可怕的是,他們放棄了能夠讓他們快樂的東西,依舊“一事無成”,遭人唾棄。
他們問他:【你覺得,我還有機會重來嗎?】
姚九爺回信:【當然,我們《博物誌報》不僅征稿,還會招收一批實驗者,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按報紙後麵的要示遞交申請表。如果有幸被錄用,你就可以來報社上班了。】
“你怎麼突然又想實驗者了?”二十二皇子李正感覺有些無語。
本來《博物誌報》被他們搞出來,就是為了回答他們的問題的。
結果現在倒好,問題還沒解決,又要忙著出報紙,又要忙著回信。現在好了,還要給人解決問題?
姚九爺到底想乾什麼?
他是不是忘記自己的重點是什麼了?
姚九爺放下信,說道:“我覺得,我們確實需要實驗者。我們報紙前麵登記的內容,不少都是做過實驗,求證過的。可是如果《博物誌報》一直想要報下去的話,肯定會做大量實驗,我們能完成那麼多實驗嗎?顯然不可能,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既然如此,招收一些人來幫我們做實驗,那不了嗎?”
二十二皇子李正鄙視:“你確定,不是因為同情某些人?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你彆跟農夫與蛇似的,一片好心,忙到最後被蛇給咬了。”
他就是覺得,這個姚九爺有些太天真了。
也不知道這樣的人怎麼進皇家的,小皇叔也不怕姚九爺被皇家給吃了。
姚九爺一臉笑意:“那不正好,正好一舉兩得。至於他們會不會咬人……他們就是做一些實驗,幫忙求證而已,怎麼會咬人呢?頂多就是實驗錯誤,被讀者給指了出來。”
如果真指了出來,那就說明實驗出了問題,誰負責的實驗,誰負責就好了。
姚九爺完全沒看出來哪裡有問題。
二十二皇子李正懶得跟他爭,隨便他折騰,等到時候出了問題,撞了南牆,有人就知道回頭了。
雖然辦《博物誌報》的初衷還沒有解決,但經過這段時間,姚九爺真的感覺到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
原來辦報紙有那麼多學問,它不僅對內容有要求,就是一個小小的排版,就有很多講究。
一張報紙麵積有限,所以它能排的數字是即定的。
你想要上多少內容,還要看報紙夠不夠拓。
字體的選擇,字的大小,以及插畫的選擇,所有的一切都會影響到版本內容的多寡,以及讀者們收到報紙,是否方便。
字太大,能排的內容太少,彆人會覺得太虧;字太小,排的內容是多了,但人家有可能看不清楚,在印刷的時候,也可能更容易汙字。
所以,報紙對字體的大小,字體的選擇都有考察。
所幸《博物誌報》被定位成了兒童報,雖然真正看報紙的人不是小孩子,但因為這個定位,在風格上可操縱的空間就大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