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大爺有些把握不住。
他的學問,說不定還沒有姚安宏好。
不過嘛,姚大爺畢竟是大人,也是下過場的,又在官場呆了幾年,某些經驗還是可以給的。
因此,姚大爺給的更多是政見,方便姚安宏把握,應付明年的實務策論之類。
“我說的可能還沒有崇親王全麵,不過他是親王,考慮問題的角度跟我們可能有些不太一樣,我說的這些,希望你能記在心裡,給你一些幫助。”
姚安宏客客氣氣道謝:“大伯,怎麼辦呢?您在朝中多年,見多識廣,能夠得到您的指點與教誨是侄兒的榮幸,侄兒如何能生嫌棄的心思?若是那樣,侄兒就太不該了。若是爹娘知道,怕是要教訓侄兒了。”
姚大爺笑了起來,備感欣慰。
雖然他不敢自大,但他敢說,他對姚安宏的這些提點,那也是用了心的。
他還指望著姚安宏出息,將姚家帶上更好的路子。
伯侄三人在書房氣氛融洽,姚大夫人也貼心地讓人送上暖湯點心之類,以求關懷。
似乎分了家以後,三房的關係更好了。
過完年,崇親王府迎來了拜訪**。
姚安宏、姚安逸平日裡也能在書香院見著顧清菱和李文崇,也就不湊這個熱鬨了,也就按照禮節拜訪了一下,便被趕到了姚九爺的院子學習。
兩個小的,姚安壽、姚安康哥倆則交給了姚九爺,讓他負責照看。
到是姚大爺、姚大夫人二人被留了下來,和顧清菱夫妻說了好一會兒話。
李文崇甚至給了他們婆媳、母子空間,讓他們說了些私房話。
這麼一呆就是一下午,用了晚膳方才離開。
翌日。
姚安馨攜夫霍博濤前往崇親王府拜年。
果然嫁了人了,就是彆人家的了。
即使霍家離崇親王府、姚家很近,姚安馨也不可能三天兩頭往返。
要麼在彆人家的宴會上碰麵,要麼由顧清菱以崇親王妃的身份出麵,請姚安馨過來坐坐,喝個下午茶。
偶爾,姚安馨回娘家坐個半天。
姚安馨回娘家的時間,還不如她五姑姚茹煙拜訪崇親王府得多。
畢竟,她五姑姚茹煙是顧清菱的親生女兒,母女間勤快些也正常。
顧家與顧清菱素來親密,否則原主也不會將嫡親的女兒嫁回娘家,顧清菱改嫁後,也沒攔著。
已經是做娘的人了,姚茹煙還是一副小姑娘樣,性子單純,一看就是過得很幸福的樣子。
相較而言,比她小一輩的姚安馨就成熟多了,人情往來間頗有手段。
但也不是說姚安馨過得不好,隻不過她嫁的是霍家,霍家又出了一位誠郡王妃,人脈關係網本就複雜些。
又多是權貴,姚安馨嫁的雖不是霍家嫡長子,但霍博濤的優秀足以讓霍家將資源傾斜到他身上。
因此,姚安馨便有了要做“霍家宗婦”的可能。
嫁進霍家那麼久,姚安馨也經過了霍老夫人、霍大夫人的考驗,目前跟在霍大夫人身邊學習。
顧清菱看到姚安馨的時候,也不忘再私下指導幾分,讓她再出色些。
從崇親王府出來,姚安馨跟著回了娘家。
霍博濤學業不錯,也去書香院上過學,與姚安宏、姚安逸算是“老熟人”了。因為明年要下場府試,霍博濤與姚安宏湊在一起說了好一會兒話。
對於這位堂姐夫,姚安宏評價也挺高的,衷心為堂姐姚安馨感覺到慶幸——老太君果然不愧是老太君,不管什麼時候出手,總能慧眼識“佳婿”。
姚家出嫁的幾位姑娘,從五姑姚茹咽到七姑姚茹月、八姑姚茹星,再到堂姐姚安馨嫁人後,都過得不錯。
顧清菱給她們挑的夫家有親有疏,門第有高有低,但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都是最合適的。
唯一過得不好,大概就是被整個姚家放棄的四姑姚茹夢。
嫁進了晉郡王妃,做了側妃又如何?
五姑姚茹煙生下來的侄子、侄女都長大了,能上幼兒園了,四姑姚茹夢卻依舊被“打落冷宮”,不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