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明光帝想不知道都難。
他想叫李文崇問話,李文崇假做不知,隻推了顧清菱的人,讓朝廷司農直接和那邊對接,確定實情。
也就有了今年年初,這邊在科舉考試,那邊朝廷已經派人到了金陵初地考察。
金陵這邊也有實驗莊子京城分莊,也就意味著附近也有跟著種植的老百姓,司農也在這邊安排了人。
多處調查,結果統一,即使今年的春種才剛剛開始,還沒有完全證實,也叫明光帝狠狠高興了一回。
負責農業研究的馮叔、曾曉等人也都得到嘉獎,出了一回名。
也是這個時候,天下人才注意到,崇親王府不僅有搞教育的書香院,還有搞家業研究的實驗莊子。
等府試一結果,《書香院報》就發出能行,表示他們將與各地實驗莊子合作,為大明培養更多的農學人才,繼續為大明的田地加磚加瓦,即日起召天下有誌之士,以築其誌。
此公告長期有期,有效期至書香院畢。
……
某處。
一身粗衣打扮的年輕人正蹲在天間地頭,用不怎麼標準的言間詢問當地老農。
忽然不遠處傳來了好友的喊聲:「羊經亙,羊經亙……」
聽到好友的聲音,他站起身來,應道:「在這裡。」
「大中午的,我就知道,你肯定在外麵。」好友氣喘噓噓,站到到羊經亙麵前後,直接將一份報紙塞到了他麵前,「快看,《博物誌報》上轉載了一個天大的好消
息。」
「什麼好消息?」大明《博物誌報》在天下學子心中占著重要位置,雖然它沒有大力推舉農學,但它鼓勵各行各業「發明創造,以惠萬民」的理念深入人心。
即使是不怎麼這塊的羊經亙也十分,拿近報紙,了起來。
這一看,羊經亙愣住了:「這是……」
好友點頭:「你盼到了,上麵真的開始注重農學,要把這個立為專業,培養專業人才。」
他讓羊經亙看後麵,後麵還有關於《金陵農報》去年的農業數據。
那幾個做出貢獻的人還得到了朝廷的表彰。
「之前你哥你嫂子不是說你腦子有病,放著好好的書不讀,就知道搞這些有的沒的嗎?現在好了,京城的書香院招這方麵的人才,不管是先生還是學生,他們都收……你可以去試試。最重要的是,它還能參加科舉考試。」
是的,沒錯。
《書香院報》透過了一個消息,不管是你學哪個專業的,隻要來他們這裡,你都可以參加科舉考試。
當然了,能不能考過,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但如果你真的努力了,還是沒考過,沒關係,書香院會不會讓任何一個誌在大民的師生流血又流淚。
書香院有這樣的底氣,願意成為天下有誌之士的後背。
好友還帶來了一份《書香院報》,說彆看這份報紙沒有《博物誌報》出名,但它背後的人是崇親王府。
….
「《博物誌報》和《書香院報》
的區彆就在於,前麵那位是兒子跟諸位皇子辦的,這個是做爹也的自己辦的。」
好友拍了拍羊經亙的胸口,讓他放心,這份報紙的內容絕對不會有問題,人家有這個底氣。
崇親王誰不知道啊?
天下人都知道,他是當今陛下的親弟弟,十分寵愛,就是要娶一個能當他娘的老女人,做哥哥的也縱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