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畫麵消失,傅元蓁的臉色已經黑得跟鍋底似的。
她心裡很不痛快,卻不是因為這少年,而是這人過去的遭遇,讓她發現了一件讓她相當不爽的事情!
當初她外出尋醫,父皇突然暴斃,留下詔書傳位給傅元朗。
傅元朗登基的時候才十歲,還是個稚嫩的小娃娃,根本不可能服眾。
其中最不滿的,就是他們的那些王叔。
為了保住傅元朗的皇位,她姿態強硬地成為了攝政公主,並進行了諸多改革,讓大齊的經濟越來越繁榮。
尤其是打通海上商路後,大齊的茶葉,絲綢和瓷器,在海外諸國相當受追捧,隻要運過去,價值就能翻上百倍甚至數百倍,賣出可怕的高價。
然後又可以用非常低廉的價格,購買當地的香料和寶石,還有其他的一些特產,運回國內。
這些東西運回大齊後,同樣可以賣出高價。
所以,裡麵的利潤非常可觀,隻一次海貿賺回來的利潤,就能夠抵得上國庫一年的利潤。
隨著手裡的錢越來越多,她又推行了諸多惠民的政策。
整改了各地的慈幼院,讓那些孤寡老人能有個安身立命的地方。
慈幼院裡還有專人教授一些技能,像是刺繡,漿洗,侍弄花草之類,讓裡麵的人能有個掙錢的進項,以便日後攢夠了銀子,可以離開慈幼院,過安生日子。
不僅如此,她每年還會抽調一筆錢,存入專門的庫房,用來賑濟災民。
甚至,她還在各地修建了書院和技術學院,開了掃盲班,力求讓更多的人能夠識字,入學讀書,或者學一項掙錢的技術。
本來,這一切都進行得井井有條,整個大齊都有了欣欣向榮之勢。
然而她的很多改革還沒來得及實施,就死在了二十歲生辰之夜。
死的時候她便知道,等她一死,之前的那些改革很可能前功儘棄。
可她還是沒有想到,那些人竟然如此愚蠢!
甚至就連專門救助人的慈幼院,都變成了牙行般的存在。
少年名叫弄墨,乃是楚長銘的小廝之一,不過他膽小怕事,楚長銘並不是很喜歡他。
他原本也是良家子,家裡還有一些田地。可惜遭了災,不得不舉家逃難。當時他年紀還小,在逃難途中跟家人失散,後來就再也沒見過。
不過弄墨有點小聰明,跟家人失散過,他試著尋找過,可惜一直沒找到。他記得家人說過慈幼院是個好地方,就躲到了慈幼院裡。
卻不知道,那時候的慈幼院早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慈幼院。他在裡頭沒少被打罵欺負,還因為長得清秀,被慈幼院的院長賣給了人牙子。
後來又輾轉多次,最後來到了京城,成了楚長銘的小廝。
之前楚家搬到京城的時候,原來的一些下人因為拖家帶口的,沒有跟過來。所以來到京城後,又重新采買了一回下人。
弄墨就是當時采買的下人之一,因為長相清秀,被楚長銘挑了去。然而他跟著楚長銘沒多久,楚長銘就發現他的性子不討喜,對他很不喜歡,於是打發他侍弄花草。
楚長銘受傷後,整個西跨院都是人心惶惶。弄墨聽說後,也嚇得不輕。他怕楚長銘看他不順眼,拿他撒氣,就偷偷躲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