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滿月天玉棺
獨孤浩笑道:“連周天子的棺槨都可以放在明麵上,那隱藏起來的東西,比周天子的遺骸還要珍貴,那應該是什麼?
“比周天子的遺骸還要珍貴?”王一水教授一愣:“那是什麼?”
“你說呢?”獨孤浩炎反問了一句:“比天子還要貴重的東西。
這個誘惑力太大了!
在古代,比天子還要貴重的東西,幾乎沒有。
不,不是幾乎沒有,是沒有。
“除非是周天子他老媽?”方新涵提了一個人物:“但是好像沒聽說過周朝的時候有太後啊?
“笑
笨蛋,在泰昭王之前,沒這個稱呼。”王一水教授道:“太後,封建時代帝王母親的尊稱。始於泰昭王,《史記。秦紀》”昭襄母,楚人,蘭宣太後
漢承泰製”故亦尊母日皇太後”在《事物紀原。帝王後妃部,太後》裡,
,才有正式的記載,以後曆代才有了太後這個尊稱。
“當時對王的母親的尊稱,一般都是加一個”太”字,例如太姒,生卒年雖然不詳,但她是有莘國人,姒姓,周
性,周文王的正妃,周武王之如太如
王之母。曆史記載,太姒天生姝麗,聰明淑賢,分憂國事,嚴
教子
女,尊上恤下,深得文王厚愛臣下敬重,被人們尊稱為”文母”,在《詩經》和《列女傳》中都有對太姒的讚美。後來更是被尊為”太姒”,在姓氏前,加了個”太”字,已經是尊重了,後來的太後,也是因此而來。”
“可是西周的曆史上,有名有姓的三位女士,也就是太薑、太妊、太姒。
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有三位偉大的母親,她們是:太薑、太妊、太姒,合稱“三太”。
周朝三太是周朝三位開國先王的夫人,她們母儀天下,賢德無比,輔佐和教化了開萬太平的幾位君王。
不僅成就了周朝八百年基業,還為華夏民族培養了留名萬世的幾位聖人,分彆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
這是西周時期,名留青史的女性。
這三位“太”可是相當的有名,古代已婚女性的典型。
周朝八百多年,就這三位名留青史了,其他的不論是王後啊還是妃嬪,基本上都沒留下什麼名字。
哦,倒是有個名字留下了,隻不過不是什麼美名,那女的叫褒姒,嗯,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為的就是看她一笑。
結果就是西周變成了東周,連鎬京都搬家了。
“那能是什麼?康王母親的遺腎,那也應該是跟成王合葬吧?不合葬在
說個棺材裡,也該合葬在一個墓裡頭才對。聽說過跟丈夫合葬在一起的,過跟兒子合葬在一起的,還藏起來了。”陳長庚道:“這麼多古墓,反正我隻見過夫妻合葬的,沒見過母子合葬的,還將母親藏了起來。”
“我倒是見過母子合葬的,但是那都是兒子還小,母親亡故後,兒子也天折了,或者母子一起死亡了的,才合葬起來,不過,也的確是沒見過藏起來的這怎麼藏啊?”他指了指這一圈墓室。
說實話,的確是沒發現有藏東西的地方。
這墓室是很大,但是有九個石頭柱子。
又有棺槨擺在這中間,其他的地方,拿走了陪葬品之後,就剩下空曠了。
而且這裡的墓壁和地麵,以及墓頂,都是青石累積而成大塊石頭製成的墓
以及棚頂上大片的石片,讓這裡幾乎三五米的厚度,這樣的古墓,要怎麼
往哪兒藏啊?
何況,比天子遺骸還貴重的東西,那是什麼?
“難道是玉璽嗎?”方新涵猜測:“貌似那個時候,好像沒有”玉璽”這個說法。
“不對,璽始出於周,到了泰朝才有璽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璽,而臣民所用隻能稱為印。”小天師道:,“玉璽是專指皇帝的玉印,是至高權力的象征。古代印、璽通稱。以金或玉為之。據說”玉璽”這個稱呼始於秦始皇,大名鼎鼎的和氏壁,就是第一個玉璽。
“玉璽是死物,雖然代表君權,但是天子本人就是君主,不是更有權利?”
“不是璽的話,那是什麼?
“要是璽的話,當個陪葬品就是了。
他們還記得,那天子之屍,穿著周天子的全套服飾,手裡頭還握著一方黃玉雕琢而成的璽,那應該是天子之印。
“對啊!那個璽,應該是天子之印,怎麼還有更貴重的東西嗎?”
眾人議論紛紛,都有些想讓小天師找一找,萬一有寶貝呢?
‘想一想,當初法門寺地宮那事兒,不也是藏起來了的嗎?
當初法門寺地宮,一共出土了三個佛舍利,其中兩個都是假的,為的是掩護真的佛舍利。
這個案例在考古界是赫赫有名的,多少人,看過那個紀律片,多少次重複的看啊。
“那個跟現在這個能一樣嗎?
“就是,那個是佛舍利,是宗教信仰,這個可是天子遺骸。”
眾人討論的熱火朝天。
“導師,不然讓小天師試一試?”眾人蠢蠢欲動。
但是這個時候,要點頭決定的隻有王一水教授一個人。
“我想問一問小張,你這破壞,是個什麼程度?”王一水教授要是有可能的話,他是不想讓人破壞哪怕這古墓裡的一塊磚。
“這個,我無法保證。”小天師老實巴交的道:“真的,無法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