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眷的撫恤政策也讓那些將士們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真正的訓練之中。
到了這個時候,墨雲汐帶來的特種兵訓練法子自然也就有了他該有的作用。
這樣多重條件的發展和促進之下,大寧的軍方勢力、經濟實力乃至綜合實力都極為強橫。
按鳳淩寒、墨雲寧兩人的判斷,這次若是再遇到當年那種北齊、東懷、南楚都有可能對他們產生威脅的情況也照樣可以悍然出兵。
甚至於墨雲汐自己悄悄估算著,拋開身處高原、地理位置太過特殊、同他們的關係也比較親密的西秦之外,大寧現在就算是同時和東懷、南楚兩國開戰也沒什麼問題。
就算打個三兩年,憑大寧現在的軍力和國力也能撐得住,倒是南楚和東懷能不能熬得住還是兩說。
要知道在墨雲汐的主持下,星雲莊以及鬆寧縣已經成了大寧在農副產業以及商業兩個方麵的兩大實驗中心。
許多有利於國計民生的東西源源不斷地從北寧山學院被研究開發出來,然後又以這兩個實驗中心為據點向著大寧全國範圍內擴散。
至於軍事方麵,鎮北城、安北城、靖北城三城則成了新的大寧軍事基地,大批量的新式火藥、軍備以及各種新穎而適合的練兵方式都是在這三座城中產生的。
鳳淩寒從來沒有向世人掩飾過大寧一直在不斷變強這一事實,要知道他可始終沒忘記,他、或者說墨雲汐的目標是改變整個天下。
不事先把整個天下掌控到手中的話,又何談改變整個天下呢?
不過實際上算下來,墨雲汐帶來的一切其實一直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天下人的生活和認知,而且還是那種世人都承認的改變。
隻不過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改變終究會遇到阻礙,而破除阻礙最有力的方法,便是用強硬的武力碾壓過去。
這不止是鳳淩寒和墨雲汐的想法。
早朝之上,麵對著東懷一次又一次的挑釁,軍方的將領包括不少文臣的態度都是主動而強硬的。
因為現在的大寧有足夠的實力去強硬,其他國家妄想欺負到大寧的頭上,最後隻能抱憾收場。
聽著階下臣子們一致要求與東懷開戰,軍中出身的鳳淩寒也難免嘴角含笑。
當年他還是軍中將領的時候,多少人為了戰與不戰的事情各種扯皮,雖然他也明白當時有著太多的限製,但因為那些令人難堪的限製一次一次地貽誤戰機對於一個軍中統帥來說實在是一大憾事。
若非當時的條件不允許像如今一般強硬開戰,隻怕也不至於同北齊有來有往打那五年之久了。
如今階下的臣子們也在討論,但他們激烈討論的卻是如何開戰、何時開戰、從哪裡開戰更合適、更有利於大寧,這樣的場景絕非以往可以看到的。
鳳淩寒聽著宣揚不止的討論聲,淡淡地開口道:“此事便由唐帥和陳尚書做主,如何打、該派誰去,眾卿自己定下來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