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淩寒一邊照著康靈玉說的數量記載一邊說:“那就先這樣寫吧。”
康靈玉點了點頭便沒再說話,而是好奇地去看墨雲汐寫的內容。
看了一會兒之後,康靈玉忍不住問了一句:“雲汐你這是在寫什麼?我看你已經寫了一小疊的紙了,還沒寫完嗎?”
墨雲汐放下筆活動了一下手腕說:“二哥如今不是考中狀元進了翰林院嗎?他打算把史書統一編纂一下,來信就是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嗯…剛好我這裡有些建議,就寫一下給他當參考資料咯。”
康靈玉聞言整個人都愣住了,寫建議寫了這麼十幾張紙?
她當然不知道,墨雲汐寫的是她自己總
結的,從史記、永樂大典等史料中提取出來的一些建議。
不過有一件事康靈玉還是知道的,她有些好奇地說:“我前段時間在王府的藏書裡見到說…盛世修典,如今咱們大寧也算不上是盛世吧?現在修纂史書…合適嗎?”
墨雲汐聞言輕笑著搖了搖頭說:“沒什麼合適不合適的。修纂史書本身不過是一個名頭罷了。”
康靈玉有些不解地問:“名頭?什麼意思?”
墨雲汐抬手挽著自己的發梢想了想說:“這麼說吧…我們提出了傷殘將士的福利措施,這件事若是普及開來雖然百姓們記住的是陛下的宅心仁厚,但是整個軍方記住的卻是提出這個建議的我們。這件事對於我們而言,就相當於是在軍方這些將領們心中刷了好感度。”
“至於二哥嘛…他打算修纂史書,不管
最後有沒有修纂成,不管是大修還是小修,他的舉動都會在天下文人中刷出來好感度,尤其是翰林院和那些會借出藏書給他的人們。”
這次不止是康靈玉,就連蘇京墨也跟著問道:“好感度是什麼意思?”
倒是鳳淩寒想了想問:“所謂好感度…就是在彆人心目中的印象?”
“差不多吧…”墨雲汐聳了聳肩,她也不好解釋好感度這個東西,不過鳳淩寒說的好像也沒差。
“隻是…這件事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情,甚至不是單獨一個翰林院的事情吧?”康靈玉有些好奇地問,“現在可是在打仗,聽說修典要耗費不少的人力物力,這種事情陛下會準許嗎?沒有陛下的準許,也沒法修典吧?難道要靠個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