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煙花閃爍著, 照亮他的眼。
白亦宸眸光溫柔,低聲道:“你想做什麼,都好。”
他撫上她的臉, 與她額頭相抵。
絢爛的煙花,花團錦簇般,在他們頭頂綻放, 熠熠生輝。
-
北軍經過一輪修整,終於從北疆開拔。
百姓們自發地追出了十幾裡山路, 才連連不舍地回了武城。
武城和吳城的兵力彙合之後,行軍半月有餘, 便抵達了京城。
京城的朝臣和百姓們,在就對北軍的凱旋翹首以盼。
得知北軍要在月底入城, 百姓們早早地便掛起了紅燈籠,整條入城主乾道, 都張燈結彩,熱鬨非凡。
到了北軍入城這一日, 巍峨的城樓之下, 聚集了數以萬計的百姓。
皇帝病著, 楊昭便親自率領百官,來到城門口迎接。
人群之中, 不知道誰說了一句:“來了!”
眾人連忙都伸長了脖子, 向北方遠眺。
地麵微震,馬蹄聲徐徐逼近,大軍逐漸接近城門,黑壓壓的一片,浩浩蕩蕩奔赴而來。
楊昭手背在身後,微微攥緊了拳頭, 心頭有隱隱期待。
他排除萬難,終於將北軍順利地送了出去,經曆過一係列鬥爭後,終於熬到了北軍勝利歸來。
直到楊昭看清隊首的白仲和白亦宸,他懸著的一顆心,才真正地放了下來。
北軍將領們騎著馬,飛馳到城門附近,看清眾人之後,便立即下馬。
白仲率領幾個為首的將士,疾步走來。
“白仲率北軍歸來,幸不辱命!”白仲拱手,聲音渾厚。
楊昭麵色微震,立即抬手,虛扶一把,聲音郎朗:“武平侯辛苦了,眾將士辛苦了!快隨本宮入皇城,今夜為眾將接風!”
皇帝早已不能理事,在莫丞相的舉薦之下,群臣附議,恭請楊昭登太子之位。
楊昭如今已掌太子金印,接手了全部政事。
聽聞太子殿下親自安排了夜宴,一眾將士都喜不自勝。
百姓在衛兵們的引導下,如潮水一般散開,大軍正式入城。
楊昭親自因著白仲入城,他下意識回眸,看了白亦宸一眼。
四目相對,兩人交換了一個眼神,心照不宣。
百姓們擠在長街兩旁,準備了無數的鮮花,熱情洋溢,芬芳彌漫。
白亦宸騎著馬,緊跟著白仲和楊昭的坐騎,行至城樓之下。
城樓上,姑娘們爭相向下拋出花枝與香囊,為了看英姿颯爽的將士們,而擠得麵紅耳赤。
白亦宸麵色淡淡,並沒有抬頭。
因為他知道,他心裡的姑娘,不在城樓之上。
此時,楊初初已經跟著楊瀚,悄然回到了皇宮之中。
-
雲瑤宮。
楊初初踏入主殿。
盛星雲正坐在主殿的桌案前,全神貫注地抄著佛經。
“娘親!”楊初初一聲輕呼,打破了盛星雲的思緒。
盛星雲驚愕抬頭,手中狼毫陡然掉落,墨跡暈開,毀了一副馬上就要抄好的《心經》,但她卻好像沒看見一般,全部的心思和目光,都投向了楊初初。
楊初初奔到盛星雲麵前,嬌聲道:“娘親娘親!”
盛星雲眼圈一紅,伸手攬她入懷:“初初!我的女兒……終於回來了!”
數月未見,盛星雲無時無刻,都在惦記楊初初。
最初聽到楊初初失蹤,盛星雲整個人就像沒了魂一樣,直到楊昭確認楊初初已經出了京城,才將真相告訴她。
但盛星雲依舊擔心不已,生怕楊初初在外吃苦。
如今看到女兒好端端地站在自己眼前,就像做夢一樣。
母女倆抱頭痛哭。
哭聲驚動了竹韻和桃枝,兩人急忙過來,一見楊初初,都愣住了。
桃枝瞪大了眼,滿是驚喜:“公主!”她有些不可置信地圍著楊初初轉了一圈,興奮地嚷起來:“公主回來了!公主回來了!”
竹韻也喜笑顏開:“公主回來就太好啦!娘娘終於不用以淚洗麵了。”
楊初初鼻子發酸,喃喃:“娘親為我擔心了是不是?”
盛星雲笑中帶淚:“傻孩子……你如今回來就好……”說罷,她又忽然想起了什麼似的,吩咐道:“竹韻,桃枝,你們先去給公主備些吃的。”
竹韻和桃枝立即應聲去了。
盛星雲輕撚絹帕,擦了擦眼淚,拉著楊初初坐到一旁。
她上上下下,仔仔細細地打量了一輪楊初初,終於笑出來:“初初長大了,看著更沉穩了。”
楊初初抿唇一笑。
盛星雲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猶豫再三,還是問出了口:“聽說……是白將軍帶你走的?”
楊初初麵色微頓,有些羞澀地點了點頭。
盛星雲輕咳一聲,道:“你們……如今怎麼樣了?”
楊初初麵頰更紅,她裝起傻來:“什麼怎麼樣呀?”
盛星雲看了女兒一眼,想了想,問道:“你們……有沒有睡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