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路上(2 / 2)

一條一條命令傳達下去,準備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同時長安城也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機器,六部帶頭,不斷的將需要的物資集中到了長安城南的郊外區域,主要就是藥物還有消毒物品,糧食這東西餘唐帝國不缺,如果山南道缺糧食,直接沿江而上可以送來,所以餘誌乾大軍隻是帶了少數糧食。

三天之後,一切準備完畢,一共征集了各種可能治愈天花的草藥十萬噸左右,還有簡易口罩二十萬個……

這些東西一部分是餘誌乾提前準備好的物資,比如口罩這玩意,古代人根本不知道這玩意,但是餘誌乾從現代來的人,十分清楚病毒傳播的主要路徑,所以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口罩,幾乎將長安城市麵上的布匹都掃空,製作成了簡易口罩,雖然不如後事的n95有用,但是能夠起到一定的防護。

皇帝親自送行,整個場麵十分的宏大,餘誌乾回頭看了一眼長安城,看了一眼馬上就要生產也要出來送行的程香,緩緩的說了一句出發之後,大軍向著山南道開去。

山南道在後世大致就是兩湖之中北方的那個省,從長安過去,需要近千裡的距離,一路上山路眾多,道路十分難走,也就靠近長安城這一段路,修建好了水泥路還好走一些,出了長安城三十裡,整個道路就恢複到古代水平。

時間還是太短,餘誌乾估計,十年之內,可能鋪設出一條從秦嶺出去比較容易走的道路,路變得難走,整個行軍速度開始變慢,同時第一批左衛率打完疫苗之後,出現不良反應的士兵也都恢複,第二批右衛率開始接種疫苗。

左衛率八千多人,沒有一個人因為注射疫苗而死亡,對於餘誌乾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不過由於大軍行軍,如果有大量人員失去行動能力會遲緩大軍行軍速度,所以餘誌乾還是讓一衛一衛的注射疫苗。

為了防止被冰凍的牛痘液失去效果,一路上還帶著幾十頭牛,用馬車裝著,像伺候大爺一樣伺候著這群牛,錢三等郎中,每天都會的去割那些牛痘,然後塗抹士兵。

“殿下,為何有的士兵塗抹了牛痘之後會生病,有的士兵卻沒事,這是為什麼?”

華佗好奇的看向餘誌乾,將自己的疑惑說了出來。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體內的抗性也不同,所以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反應,就像有的人得了同樣的病,有人會很快恢複,有的人則會很久才能恢複過來,甚至永遠的恢複不了!”餘誌乾說完也解釋不清楚。

“哦,這樣啊!”

華佗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太子殿下,此次疫情我等想要嘗試一些新的藥方子,不知道可以不可以!”

餘誌乾聽見之後眼睛一亮:“你們研究有突破?”

孫思邈餘誌乾沒有帶來,留在東宮之中,程香畢竟也要生了,餘誌乾帶了華佗和張仲景兩個人,華佗和張仲景兩個人,自從被餘誌乾找到了之後,就開始灌輸了不少現代醫學的理論。

中醫博大精深,華佗和張仲景都算是中醫的代表人物,不過中醫在某些方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餘誌乾將自己知道的有限的西醫告訴他們之後,他們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特彆是華佗,他對於手術這方麵十分的感興趣。

前些日子關羽,對就是那個賣棗的家夥,前段時間突然的肚子疼,幾天都沒有看到,餘誌乾發現之後,這個家夥好像可能是得了闌尾炎,所以將他帶到華佗那裡接受治療,華佗最近研究了不少屍體,但是一直沒有在活人身上做過實驗,得到華佗這個活體樣本之後,興奮的當場差點就要將關羽給開刀了!

餘誌乾看著華佗和關羽兩個人站在一起準備動手術的時候,餘誌乾突然有種感覺曆史的滾滾車輪碾壓而來的感覺,關羽最終還是沒有逃脫華佗的手術刀啊,不過這一次運氣還不錯,沒有刮骨療毒,隻是切個闌尾。

不過這個闌尾切的,估計是全世界首例,關羽也可能是首例外科手術患者,最終手術比較成功,隻是縫合的時候,縫的很醜,不過還好關羽不是夏侯惇,不然餘誌乾懷疑,闌尾割下來之後,會來一句:“身體闌尾來之父母!”接著丟入鍋中煎炒油炸再吃進去。

華佗聽到餘誌乾問話:“殿下,確實發現了一些突破,用顯微鏡觀察到了一些東西,不過具體怎麼治療,還是不斷的實驗才行,我最近發現了一些方子,但是因為病例不夠多,暫時無法知道療效!”

“要準備什麼,提前說一聲,我準備一些藥物!”

“喏!”

六天之後,秦嶺一穿而過,進入了一片平原區域,餘誌乾算是鬆了一口氣,秦嶺路難行,這段時間餘誌乾一直擔心天氣有什麼變化,畢竟夏天的天氣隨時可以變化,如果突然的天降暴雨,可能會造成道路堵塞。

“熱氣球起飛吧!”

餘誌乾看了一眼萬裡無雲的天空,餘誌乾毫不猶豫的下令將熱氣球升空,熱氣球進行前期偵查工作,最好能夠和山南道取得聯係,為前期進城鋪平道路。

六天的路上,餘誌乾等人碰到了不少逃難的難民,全部都是從山南道逃出來的難民,大多數都沒有感染天花,不過全部被餘誌乾讓人收攏起來,給華佗和張仲景做研究。

山南道那邊情況並不樂觀,通過這些難民了解到了不少情況,比如已經出現了絕戶村,有的村子裡一個活口都沒有,更多的是全村都已經患病,但是卻得不到任何醫治,隻能夠等死,至於幾個城裡的情況,這些難民並不了解,都是山南道周圍一些村落裡的人。

ps:還有一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