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每畝打下了近三百來斤,今年抽穗的時候雨水太多了,估摸著要減產,收了麥子多是種些菘菜,”
雲喬點著頭,看這穗子的情況,畝產到不了三百,要是種冬小麥還得在水上做些功夫,否則就得好好施肥。
問完了莊稼,雲喬又跟他拉起了家常,得知他家不同於那兩家,本來就是這一帶的人,
他是家裡的老大,那年娘得了重病,欠下了還不完的錢,隻能全家都賣到了莊子上,
誰知還能因禍得福,前幾年旱的顆粒無收,主子還送來了口糧,雖然不富裕,比起村子裡卻是強多了,惹得那幾個兄弟總想來打秋鳳,
兩個兒媳婦也是主家給配的,這次換了主子,著實忐忑了幾天,今天看到新主子這心才放下了,
雲喬看他兩個兒子,也都是忠厚老實那一款,冬小麥到時候再說吧,
菜地裡忙碌的多是婦女和半大小子,看到她過來,都放下了手裡的活,離她最近的是個年輕的媳婦,此時羞澀的低著頭,
她旁邊好像就是她的婆婆,笑著對雲喬說到:“姑娘走這邊,小心濕了鞋子,今天園子裡都澆了水,”
“壯大娘身子骨還好,我看那邊有幾個長長的,那是什麼瓜?”
“那是斛瓜,包餃子最好,那幾個也長得好,喜子娘最會調餡兒,明兒就包了給少爺姑娘們嘗嘗,”喜子娘便是另一家母子倆的娘,
她看到壯大娘指了指斛瓜,又隱約聽到餃子二字,便急忙的去挑選斛瓜,這幾個原是他們種了留給自己吃的,能討好了主子是再好不過了,
雲喬知她聽差了,不過餃子好久沒吃了,一眼瞟到翠妞咽了口水,就沒吭聲,一會兩個小子挑了水來,放下水桶,都到她麵前問了好,
一個是雲清的大兒,一個是壯大娘的大孫,看樣子也有十幾歲了,
雲喬看了眼水桶,“以後換個小點的,當心壓的不長個了,水井離這裡遠嗎?”
聽了這話,兩個小的紅了臉,壯大娘說:“水井離那邊大田近一些,平常這裡挑些來就成,姑娘的話可要聽了,以後一次挑個半桶,多跑一趟還怕腳大麼?”
“咱莊子有幾口井?這邊也不臨河?”
“那邊有小浪河,可惜不打咱這裡過,地裡有三口井,主院有一口,還有一口在俺們住的邊上,”
地裡就三口井,雲喬笑著對他們擺擺手,帶著翠妞往前去了,
前麵有一小片果樹,上麵已經有些果子發了紅,看著都有些牙酸,底下養了好些雞,
清嬸正在喂著食,幾個孩子都在這兒捉著蟲子玩兒,看到她來了,隻老實的站著不敢說話,翠妞看了好笑,從包裡摸了糖塊分給他們,
幾人看了清嬸一眼,見她沒有反對,都喜滋滋地接了,謝了翠妞,還謝了雲喬,嗯,規矩不錯,
“這邊養了些雞,那邊今年還養了四頭豬,小峰你還不下來,沒看到姑娘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