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後娘娘平日裡多是一碗水端平,鮮有這樣對人不滿的,玉琭驚訝著一時也沒回話,也不知太皇太後娘娘想到了什麼,不願贅述,倒是一旁的蘇麻喇姑忍不住解釋了一句,安撫著太皇太後娘娘。
“娘娘消消氣,今兒大夥兒也不過是被嚇壞了,這才一個個的鬨著要回去,彆說她們了,就是奴才也盼著咱們能快些回宮,替萬歲爺主持大局。”
太皇太後娘娘冷哼一聲兒,沒再背著人道了什麼不滿,可玉琭細瞧著,總覺得好似沒那麼簡單,且看了花月一眼,回頭可得好好問問人去,不過現在便不提了。
“那不知咱們什麼時候可以下山?咱們有吃有住的倒是不打緊,就是不知外頭的情況,先不急著叫人通路,派人翻出去看看情況也好,如此也心中有數了。”
太皇太後娘娘無不讚同,她便是這樣安排的:“是該如此,哀家也是等著信兒呢,叫費新派去幾個心腹兵分三路,一去京中瞧瞧,一去直隸各府探探消息,再有便是快馬加鞭北上,給萬歲爺送了信兒去。”
不過即便不特意給萬歲爺送信兒,萬歲爺不日想來也能收到消息,一來是萬歲爺的信來去的勤,幾乎是三四日一封,前兩日萬歲爺的人剛走,算算時日也快該再來了,但凡這人在路上聽說一點兒京中地震的消息,定然就調頭回稟,這天下事可比送信要重要得多。
叫人送信也算是聊勝於無,若能比萬歲爺那頭兒的人快更好。
太皇太後娘娘過來同玉琭說這個倒也不是真要聽取玉琭的意見,無非是擔心這外頭,同人閒話兩句罷了,地震這事兒些個年紀輕的沒經曆過,或是年紀小經曆過也沒印象,太皇太後娘娘都這般年紀可不是頭一遭。
上一次大地震還是康熙七年,是在山東郯城、臨沂、臨沭三縣交界處,北至莒州、南至新沂,其中郯城、臨沭兩縣部分地方震感最強烈。震時聲若轟雷,大地翻覆,地側樹偃,城廓、公廨、官民廬舍、廟宇等一時儘毀,山崩為塹,地漩為淵,沙湧井湮。
當時共有一百五十多個州縣遭受不同程度破壞,共壓斃五萬多人,其後又餘震不斷,連京中都有所感,弄得人心惶惶。
也正是因為知道、經曆過,太皇太後娘娘這才比旁人更心頭不安,隻怕這次亦如此損傷,且不說銀子投入多少,那可是一下子沒了五萬多人啊,多少百姓流離失所,幾年都緩不回勁兒來。
而今眼看著戰事將平,正是大清繁榮之際,誰道又惹得天地之怒,這下子又造了人間多少悲痛,不知幾年才能抹平。
二人正歎息著,誰道又是一陣兒地動山搖,這便是餘震了,震感雖沒白日裡來得強烈,可仍弄得帳頂飄搖,茶盞中的冷茶都蕩出大半,玉琭原就頭暈,這下子可更暈了,想起身出去避避都不成。
幸而這帳子也結實,便是真塌了也砸不傷人,倒不必著急往外逃了,隻惹得人緊張兮兮的,更是沒什麼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