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宋朝時略有不同的是,康熙爺為防止有人因私仇而刻意彈劾,還多立了一道規矩,若又挾仇參劾者,必須審明,果係挾仇,自有反坐之例,一規矩一出,便也叫人不敢刻意構陷了。
且都知道萬歲爺如今是越發說一不二了,這事兒也不是拿來在朝上商議的,殿下頓時一片竊竊私語,有人麵喜有人蹙眉,有人汗如豆下有人麵不改色。
康熙爺搭眼掃了一眼下頭的人,立於一眾大人之前的索額圖和明珠等人便是那麵不改色的,可見是膽大蠻橫已成了習慣,也不知自己做了什麼壞事,連心虛也不曾有。
然還不等下頭大人們平複了心情,誰道便有一人站了出來,高聲道:“臣有本奏——!”
眾人低著頭循聲瞥去,有眼尖的已然認出了人,正是山西道禦史陳紫芝。
謔!萬歲爺才剛大開言路這位便冒了尖兒,當真是好大的膽子,當著索額圖和明珠兩位大人的麵兒,細數能受了彈劾的幾位,怕要得罪人嘍!
諸位大人看戲的有之,漠不關心的亦有,然陳紫芝卻目不斜視,得了萬歲爺的允後隻管進言。
“臣彈劾湖廣巡撫張湃張大人貪汙行賄,搜刮民脂民膏,張大人才就任一年,便至少得了十餘萬兩的雪花銀,民間早有關乎張大人的童謠傳出,此人貪婪無度已然是人儘皆知了。”
這一來便彈劾從二品的官員,且是明珠一黨的人物,眾人皆為陳大人捏了把汗,雖是萬歲爺恢複了風聞奏事,可官官相護,僅憑所謂的童謠可扳不倒這位,待過了風頭,陳大人指不定哪天便得意外而亡了。
見陳紫芝並未直接拿出甚證據,明珠擺了擺袖子,當即便有人站出來為張湃保舉,可那陳紫芝語不驚人死不休,當庭質疑寶具之人是否也有受賄問題,舉朝為之震動。
這陳大人是當真不怕死,今兒就同明珠一黨杠上了!
眼見明珠麵露不悅,欲再指使旁人為二人保舉,康熙爺豈能叫明珠開口,陳紫芝今日作為便是康熙爺背後示意的,當即做出大公無私,接納一切的樣子應下了陳紫芝的參劾,同時直接降旨將湖廣巡撫張湃革職,並超擢陳紫芝為四品大理寺少卿審理張湃的貪汙案。
如若細細審理後張湃乃是清白之人,那麼張湃官複原職,而革職的便是陳紫芝了。
見陳紫芝開了個好頭,朝中些個大人似也有些異動,然手傷乾淨的可沒幾個,故而即便知道朝中誰人受賄誰人構陷同僚也俱不敢貿然開口。
然康熙爺豈能白白浪費這大好局麵,他早籌謀好這一切了。
此時,科道官又提出河務問題。
科道官同禦史都是皇帝的耳目,依著從前的規矩,科道官主要是對上的勸諫和封駁,禦史則是對下,糾劾百官。
然康熙爺對朝中的掌控日益加深,且先前朝中又禁止風聞言事,科道官已然無甚對上勸諫的權利了,品級亦不高,若在做此官猶如養老,而今康熙爺要重用,下頭豈有不賣力的,登時化作一柄利劍直直劃開了蓋在河務上的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