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有修改,最後一段的安排確實有點不合適。
沒刪評論,改了內容後評論全被吞了……
————
又是一個月過去了,顧航本月拿到的恩賜點數也全部投入到了星際戰士的建設上。
這一次,篩選出來的兩百人裡麵,造出來了5個戰團新血。
不死鳥的星際戰士們見到此狀,一個個再也不BB總督半句了。
等待成長的新血,一共有八個了。等他們成長起來,戰團的數量比他們剛降落的時候都要多了!
之前嘀嘀咕咕,為什麼之前沒有那麼順利的那名戰鬥兄弟,現在嘴裡嘀咕的話,反而已經變成了:
“我們為什麼不在降落的時候就向總督宣誓效忠?這樣我們還不必浪費施耐德他們留下來的三顆基因種子……”
“這半年的時間好浪費啊,要是當初就直接合作的話,我們的新血說不定現在都已經可以穿上動力甲,跟我們一起並肩作戰了……”
……
顧航倒是聽不到星際戰士們私下裡的交談。
當然,就算是知道了,他也不會太在意。
他現在淨顧著心疼呢。
建設不死鳥戰團,這件事情對顧航而言是個投資未來的事情。
像是這一次,一千四百多點的恩賜投入下去,顧航是收獲三個星際戰士新血。但是他們想要真正的派上用場,那至少也是半年之後了。
完成了基因種子的植入後長出超人器官,也是需要時間的。
換而言之,這兩個月,三千來點恩賜砸下去,倒是多了八個星際戰士,但要見效起碼半年到一年之後了。
說實話,有點肉疼。
但事情就是這樣,總是需要時間成長的,早投入早享受,時間拖晚一些,星際戰士們成熟的時間就更晚。
更何況,這兩個月花費的三千點恩賜,也不僅僅是帶來了八個暫時用不上的戰團新血,還帶來了三百三十多人精銳的特種戰士。
雖然普遍年齡小了點,但是戰力可一點不弱。
建設特戰旅本身也是他要做的事情,而且他們是馬上就能派上用場的。
胡恪既然已經計算出了自然救世學會找到那處靈化氣田的地址了,那肯定就是要去把問題給解決掉的。
上個月不動手,那是因為北青穀地區的戰事正酣,空軍抽不出來。而且,中央集團軍的主力部隊,也一直處於位置比較偏北的地方。真要是派遣特種部隊,前往青穀次大陸的最南邊行動,出了什麼情況,想要得到支援都很難。
但現在,形勢已經明朗了許多了。
中央集團軍幾乎殲滅了北青穀地區最後一批成規模的、聚集起來的五十萬數量的畸變怪,而後他們沿著青穀地區原本的主乾道,一路南下狂奔,‘解放’了許多聚居地,進行了人口遷徙的工作。
在南青穀地區,聯盟的軍隊就沒有往叢林裡麵鑽了,隻是沿路‘解放’了眾多種植園、聚居地。一個月的時間,他們差不多完成了三百萬左右人口的遷徙工作。
這堪稱是一場壯舉了。
想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把散在各處的南青穀地區的人口,都儘數往北邊遷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儘管遷徙了三百萬人,目前整個青穀地區歸於到聯盟統治之下的人口,一共也就隻有七百來萬人左右。
而按照上一份聯盟對全球人口的統計,青穀地區的人口應當是總計有一千兩百萬人的。
雖然這份統計的時間已經比較久遠了,可以追溯到二代總督的時期。但也沒有辦法,這是最後一份有效的統計數據。
從這個數據來看,南青穀應該還散落著大約五百萬左右的人口。
當然,實際上這不太現實。
以目前南青湖地區的狀況,脫離了大的聚集地,人類想要生存下去是非常困難的,他們一方麵要遭受畸變怪的威脅,一邊也很難找到穩定的食物來源。
當然,有一些隱蔽的小聚居地,沒有被中央集團軍發現,那也很正常。隻是那些地方加起來的幸存人口應該不會有五百萬這麼多。
從這個層麵上來看,從二代總督時代到現在,尤其是最近的這一場巨大的畸變怪浪潮災難爆發以來,整個青穀地區的總人口損失,恐怕有數以百萬的樣子。被畸變怪殺死的,尚且還是其次,更多的恐怕是死在了因此而產生的動亂和饑荒之中。
非常令人痛心。
中央集團軍在南青穀地區這一個月的行動,當然不可能真的把所有的人口都遷徙乾淨。剩下的一些隱蔽的聚居地、或者是一些逃難中的難民、或者其他各種原因散落的人,軍隊是真的沒有功夫再去一片一片土地的翻找了。
他們隻能在比較顯眼的地方,豎起了很多路牌。上麵簡單的寫了一些聯盟的政策以及指引他們向北邊逃難。為了避免不識字的情況,上麵還配有簡單的圖畫。
沿途上,還會有一些聯盟的兵站、巡邏站之類的地方。未來會進駐一些民兵或者巡邏小隊,以幫助有可能還幸存的人。
顧航希望能用這種方式,多保存一些人口回到北方。
而在這段時間,中央集團軍除了做著自己的工作之外,同時的話還派出了一支隊伍,不斷的向南前進。
這支隊伍就是功勳卓著的第一熄風旅。
他們的目標是指向大陸最南端,向胡恪計算推測出來的靈化氣田的方向前進。
當然,他們的速度並不是特彆快,顧航並不希望過早的打草驚蛇。
到現在,第一旅的位置,距離大陸最南端還有一百多公裡。
這算是已經踩到了一個比較敏感的界限了。
而也就在此時40多架風隼速攻艇,也從複興城的機場出發了。
他們與目標地點,足足有著四千多公裡的距離。但以風隼的速度,不到四個小時,他們就能夠抵達。
與此同時,顧航也已經與天上的利爪猛虎號取得了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