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選手都擦了擦緊張出來的汗, 鬆了口氣,他們都在規定實際內處理完了。
依然有少部分選手發出了不甘心的低叫。
這其中多數又是由於自作聰明,想到評委很有可能會讓他們用最先挑選的食材烹飪, 下一步險棋挑走了複雜高級的食材。
沒有足夠的能力, 卻寄希望於更好的食材。
結果栽在了限時處理的基本功上。
機位毫不留情地掃過全場料理台, 將所有的半成品定格在鏡頭裡,沒有後續作弊的可能性。
梁悅勾起微笑, 她的三道蔬果都處理得非常好, 切絲均勻好看, 擺盤都整潔乾淨,就是不知道“同學”怎麼樣了——
她下意識地就往旁邊瞄了瞄。猜到男廚師是專業的,哪怕是較難處理的菌菇,也已經好好地處理完畢,躺在了碟子上。
眼神再往旁邊過去。
頓住。
不可能……梁悅瞪大了眼睛,婁甯的魚片怎麼會片得那麼好???
難道是趁著自己沒注意的時候,男廚師幫了她??畢竟,他剛才也有給婁甯讓步。
梁悅下意識地就猜測, 會不會是他們兩個暗中協作了——
但哪怕自欺欺人, 也總歸沒到傻瓜的程度。
不等叫出聲來, 梁悅幾乎是馬上否定了自己荒唐的想法。
機位明擺著的實時轉錄, 鏡頭不會騙人!
剛才沒有任何一個評委,或是工作人員提出,他們這一組的選手有作弊之嫌。
明明是溫暖舒適的室內,她的額頭冒出了汗珠。
哪怕再不肯相信再不敢承認, 梁悅也開始隱隱約約地意識到,自己的“同學”或許並不是什麼玩票……甚至,很可能是個烹飪大師!
梁悅捏緊了白淨的雙手, 她感覺自己距離迅速被淘汰,似乎又近了一步!
比賽這麼殘酷……隻能寄希望於在接下來的小關卡中,婁甯會忽然發生不可避免的失誤。
至於另一側。
掃了一眼同學的作品,男廚師也是非常意外。
他不由得重新審視了一下,自己不久前先入為主的態度。
他有些後悔在剛才的環節裡,稍微空閒的最後幾分鐘,沒有分神去看看,婁甯的真實水平如何。
想把魚肉均勻而漂亮地片到這個水平,並不是一件易事,更不能說投機取巧了。
刀工、廚藝就是這樣。好就是好,香就是香,一眼便知。除了借口“口味不合”,沒有任何的理由否定一份高水平的傑作。
於是男廚師主動扭過頭,對婁甯正式地自我介紹:“你好,我叫向陽,是個廚師,剛才沒有介紹自己,抱歉。”
“沒事,反正也看得見名牌。”婁甯笑說,指指選手們胸前白圍裙上統一帶的名牌胸針。
“……”
同組兩位選手這會兒倒是開始介紹上了……
襯得自己剛剛像是馬上就要淘汰,不趕緊介紹就沒有機會了似的。
梁悅不由暗暗咬了咬唇。
初步通過第一關卡的選手們都鬆了口氣,評委們走下台階,一一圍繞料理台展開點評。
直播畫麵通過地方電視台同步播出,此時過了午間飯點,不少剛忙碌完的家庭主婦打開電視,停下觀看。
電視上正播放到評委利升榮點評一位年輕姑娘的片魚水平。
“妤呀,你看這姑娘真厲害,就跟你差不多一般大吧,怎麼人家廚藝那麼好呢?你看看你,一天到晚就知道點外賣,貴就不說了,還不健康!”
淩妤剛吃飽飯躺下來玩手機,一是調休假二是省租金的緣故,過完年了她還待在家裡。
無緣無故被母親嘮嘮叨叨一頓,淩妤不耐煩地邊刷手機邊反駁:“什麼呀,你吃過我點的外賣了嗎?一不貴,二好吃,而且我都是點很健康的東西好不好。”
“那也終究是靠外頭解決吃喝啊,在家裡你還能蹭吃蹭喝的,以後我們不在了怎麼辦?你還是趁早學學下廚吧,就算不為彆人,也是為了自己。”
“你看看這姑娘,人又漂亮,刀工又好,平常沒少下廚吧?她爸媽肯定是不操心她在外頭怎麼吃飯的……”
聽淩母越說越誇張,淩妤皺皺眉,抬頭看了看屏幕。
淩妤反駁不出什麼:“……”
好吧,媽媽確實沒說錯,這位小姐姐還真挺漂亮的。
名牌上寫的名字叫婁甯。
淩母一向喜歡看烹飪節目,是這個比賽的老粉絲了,不過淩妤平時從沒關注過,她工作忙起來作息顛三倒四的,哪有空看什麼美食比賽?
這會兒放假,媽媽在看,屏幕上的選手也挺出彩的,她也就跟著看一眼。
本來隻是隨意一看,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
越看,淩妤越覺得餓。
比賽現場——
仍舊是利升榮主持。
“接下來請在第一關卡中得到“優秀”的選手,可以額外挑選兩種食材使用;其餘選手則沿用已經處理完畢的食材,以及任意基礎食材、香料和調味料做出一道拿手好菜。”
處理完畢的食材,是指選手們一開始自由挑選的三種主要食材。
此外能用的食材,就是料理台上每一位選手標配的材料,例如蔥薑蒜、羅勒椒鹽芝麻、生抽老抽油鹽醋、蛋奶蔬菜等。
聞言,那些得了“優秀”的選手們都樂嗬起來,而在第一關卡沒能完成任務的選手臉都白了。
本來食材就少,沒能處理完畢的還不能用,那他們用能做什麼?就算做出來了,憑什麼能跟彆人爭?
至於像梁悅這樣,一開始並沒有樹立大局觀念的得過且過型選手,心情也十分不好受。
他們為了順利完成第一個關卡,率先挑選了容易處理的食材。而這也就意味著更加簡單的菜式,做家常小菜不是不可以,隻是想要做出彩就難了。
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排名決定去留,家常小菜重複率高,競爭力小。
梁悅咬咬牙,選都選了,她隻能硬著頭皮做。洋蔥、土豆、蘿卜絲和雞蛋,炒成一碟五顏六色的小菜,倒在壓成半圓狀的米飯上,出碟一盤簡單清爽的蓋飯。
好在自己挑的是幾種蔬菜,完全可以靠搭配均衡產生亮點。梁悅想著,等會兒介紹菜品,就說是做給小朋友的兒童營養餐。
大廳料理台傳來各種香味。
向陽一開始就想好了要做什麼,對於評委提出的要求也是胸有成竹,不多時就煲好了一盅鮮美清澈的菌菇滑雞湯。
熱氣騰騰的清湯,有爽滑的菌菇,有嫩滑的雞腿肉,再配上一小碗米飯,如果是點的套餐,吃起來一定舒坦極了。
評委並沒有要求一定要配飯或是如何,但選手們都有自覺地平衡三大營養要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不能缺。
此外還有纖維,在去年的比賽裡,評審一大重點就是關注膳食均衡金字塔。
要知道在當今大多數國人的食譜當中,人均蔬果攝入量遠遠沒能達到國家建議的最低標準:每日不少於五百克。
尤其是在評委衛茂華平時重點關注的快餐行業,營養不均衡問題更突出。
一份盒飯裡,往往有兩三樣脂肪超標的菜,才可憐巴巴地配上兩條綠葉子,在一些把土豆當成蔬菜的地區,就甚至連綠葉子都沒有。
婁甯做的是自創改良版剁椒魚片鍋,加入了不少基礎香料和綠葉配菜,尤其注意控油控鹽。
一鍋香辣卻清爽的剁椒魚片鍋,裡頭有玉米塊、魚片、香菜、西芹、香菇,看著讓人食欲滿滿,同樣配上一小碗米飯。
當三位評委到達她的菜品前時,儘管表情管理做得非常到位,但克製不住地一口兩口三口……鄂文洪甚至拿起了米飯就著送入嘴裡。
還是暴露了這份剁椒魚片究竟有多好吃。
剁椒魚片的麻辣勁精準擊中味蕾,鮮嫩清爽的魚片已經消失在口腔中,但各種辛香味道仍舊回味悠長。
至於裡麵的配菜,煮得入味,卻又不會太過,充分吸收了汁水而保留原本的口感,配上一碗米飯,無比開胃。
淩家。
屏幕上,被淩妤母女倆重點關注的年輕選手婁甯,做了一道剁椒魚片鍋。
然後她就得到了導師衛茂華的“三連”筷,把淩母逗笑了。
“我就知道這姑娘做菜不會差,你看到那個嚴肅的光頭評委了沒?他能連續吃上兩口就說明味道不錯了,能吃三口那就是非常好吃的程度。”
淩妤:“媽,我看餓了。”
淩母:“……”
“你省省吧,這才吃完飯不久——要不,我去把中午吃剩的火鍋開了,咱母女倆開個小灶?”
“……不了,還是減肥比較好。”
捕捉到鏡頭掃過她們Pick的年輕選手,淩妤對準電視屏幕拍了一張照,發到小吃貨三人群裡。
[我媽常年追的比賽,你們沒事可以看看。]
[把我和我媽都看餓了……]
這個比賽節目真是出人意料地好看,尤其是婁甯那個選手,做的菜未免也太有看頭了,讓人看著就想吃!
也不知道她有沒有開什麼飯店之類的……
-
初賽過關的選手將會得到一頂廚師帽。
婁甯毫無懸念地摘下了一頂,並且還是利升榮笑著親手給她戴上的,“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