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就是!”
“對對對!”
“是的,他不配!”
小夥伴們紛紛附和。
這些小朋友天天和王雅靜一起玩,全都認他為“首領”。王雅靜的話他們全部讚同,仿佛信奉真理。儘管有個彆小朋友會覺得不對勁,但大家都認同,而他們也說不清楚到底哪裡不對勁。於是,從眾心理發揮作用:王雅靜說的就是對的!
作為經曆過一次學生時代又回爐重造的高中生,夏未然以成年人的眼光回看曾經的歲月,很容易就發現,其實,校園暴力距離學生並不遙遠。隻是,很多人在當時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進行的,或者正在經受的,就是校園暴力。
幼兒園,其實也是校園。
一群小朋友合起夥來欺負另一個弱小的小家夥,這就是校園暴力,這就是霸淩行為!
然而,大多數人真的會以為“隻是小孩子玩耍”而已!“又不會造成多大傷害”,不用太在意!
然而,卻很少有人去研究,玩耍與故意欺負的分界線到底在哪。而極少數身心受到傷害的人,未來的日子會受到怎樣的影響,也都鮮為人知——隻有在若乾年後,受害者親手撕開傷疤,才能讓人略窺一斑。
像哈小三這種小孩子,本來就和其他人稍有不同,需要世界對他抱以更多關愛。在這種時候,如果他得到的全是傷害,那會讓他像小烏龜一樣,逐漸縮進自己的小世界裡,靠著龜甲保護自己,抵禦世界。
“我們要幫多多老師揍這個討厭鬼!倒黴鬼!”王雅靜向小夥伴們發出號召:“把他打怕了,打服了,最好回家休養幾個月,那樣的話,他就不能纏著我們的多多老師了!”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