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體育為什麼那麼有魅力,總是吸引大家參與和關注?就是因為一切都是未知的。
即使實力很強,也有可能遭遇滑鐵盧;即使是實力很弱,處境很差,也有可能逆風翻盤。這是競技體育的魅力,換到學習上,也是如此。
呃,這麼說好像有點怪怪的。不過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
成績好的學生也有可能發揮不好,成績差的學生也有可能一鳴驚人。你在進步,彆人也在進步。你在躺平,彆人可沒有躺平。
所以,同學們的成績總是會出現波動,特彆是高一這個階段,學習的內容有限,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有的人某一部分學的好,就能夠在考試中拿到分數,等遇到自己不擅長的內容,成績又會直線下滑。
這種情況會隨著學習時間的增加、課程內容的累積而慢慢改變,當每次考試的範圍都是高考全部內容時,這種情況就會相對減少,當然,並不能完全避免因試題範圍變化而帶來的波動。畢竟,每門科目的卷麵題量都是有限的,並不能將高中所學的全部內容囊括在內,萬一某個人恰巧擅長試卷上的某種題目,就會占據優勢。
但真正讀過高中、參加過高考的人都知道,在中等偏上的學生裡,這種情況非常少見。
在第四節課結束,大家一起往食堂去時,第一場考的物理成績也被公布出來。整個班的人都下意識地湊到能看到成績的同學旁邊,以至於守在食堂門口值班的年級主任直接吼出來:“幾班的?走路不看路?聚在一起乾什麼呢?”
大家聽到年級主任的聲音,趕緊把小手表之類的電子產品藏起來,乖乖上樓。
雖然大家平時可以使用小手表,但理論上,這種電子產品是不允許進入校園的,學校平時不管,但如果插手,那也是合情合理的。而學校裡麵的老師對於電子產品的態度也不同,他們這位年級主任就是堅定的電子產品“禁止派”,要是大家因為電子產品而犯錯,他絕對會借機把電子產品沒收!
雖然學校裡麵沒收的東西都會回到學生手裡,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