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女主角(1 / 2)

2015年,國內電影總票房突破了600億,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並且隨著網絡電影和網絡劇的異軍突起,影視行業空前繁榮。

星夢傳媒原先是藝人經紀公司,前幾年逐步涉足傳媒行業,製定了進軍影視圈的計劃,隻不過被一場內亂給擾亂了。

李夢茹擔任星夢傳媒總經理也算是臨危受命,在將公司的基本盤重新穩固之後,她將那份塵封了將近一年的計劃書又重新翻了出來。

星夢傳媒想要更上一層樓,單單依靠培養藝人、抽取傭金分成是很難發展壯大的,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明星都自己開工作室或者傳媒公司,將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不再願意被經紀公司所控製。

在這樣的情況下,《追凶》無疑是一個送上門來的機會。

其實現在圈內寫劇本的編劇有很多,各大影視公司每年收到的劇本投稿數不勝數,加上朝氣蓬勃的網絡文學,所以並不缺乏題材故事。

但適合製作成電影電視,有票房和收視潛力的劇本,也不是那麼容易發掘的。

而在這方麵,李夢茹無疑是缺乏經驗的。

但是羅凱認可了這個劇本,她就非常果斷地給予了支持,悍然將劇本從盧弘那裡強奪過來,交給羅凱重新改編。

不僅僅如此,李夢茹在第一時間為《追凶》,製定了1500萬的投資預算,並且開始招兵買馬組建團隊。

邵鴻暉正是她挖掘來的重要人物。

作為一位電影導演,邵鴻暉在圈裡沒有多少名氣,原因很簡單,他雖然拍過三部電影,但僅僅隻有一部通過院線上映,而且票房相當的慘淡。

邵鴻暉也沒有拿過任何電影方麵的獎項,在影視圈裡無疑屬於撲街。

不過李夢茹請他過來當然《追凶》的導演,不是沒有原因的。

跟很多導演不同,邵鴻暉出身低微,他沒有上過大學,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在影視圈裡闖蕩,乾過多年的群演,當過劇務、燈光、攝影助理甚至是替身,也曾寫過不少的劇本。

這位經曆坎坷的京漂,就是這樣一步一步,靠著拚搏努力和勤奮自學成為導演的,從業經驗可謂是非常豐富,方方麵麵都懂。

雖然說作為導演,邵鴻暉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成績。

他拍的第一部是小成本的網絡電影,因為涉及到敏感題材被禁播了,第二部電影拍到大半就因為資方撤資而夭折,第三部同樣由於資金的問題,雖然得以上映,也沒有什麼宣傳,加上製作上的窘迫,成績差非常正常。

總而言之,沒有運氣。

但是邵鴻暉很適合《追凶》這樣的小成本製作,《追凶》的預算是1800萬,而且還是包含了宣發費用的,真正能用在拍攝製作上的,也就1200萬左右。

對於現在動輒投資上億幾億的國產電影,這筆錢請個一線明星都困難。

導演的片酬雖然不如明星,可知名導演根本不是星夢傳媒這樣的公司請得起的,而且人家也不會將小成本製作放在眼裡。

也就是邵鴻暉這樣掙紮於底層的導演,不在乎片酬多少,隻要有電影拍。

最重要的是,邵鴻暉豐富的從業經驗,能讓他有效地管理製作團隊,對於初涉影視圈的星夢傳媒而言,算得上是一位人才。

另外,邵鴻暉所拍的第二部影片,也就是流產的那部電影,題材跟《追凶》差不多,也涉及到破案的情節,肯定很容易上手。

李夢茹顯然是經過方方麵麵的衡量,最終拍板將《追凶》交給邵鴻暉,而且也將這位導演簽了下來。

邵鴻暉是星夢傳媒旗下首位簽約導演。

了解了對方的情況之後,羅凱並沒有輕視這位黑瘦嚴肅的中年男子,他能看到對方眼睛裡跳躍的渴求成功的火焰,邵鴻暉顯然是一位有野心和想法的導演。

這在隨後邵鴻暉同羅凱的交流中,也體現了出來。

邵鴻暉不但看過了羅凱重編的《追凶》,而且還看過了盧弘的原版。

他非常認可羅凱的改編,認為這部電影想要獲得商業上的成功,絕對不能走那種拚命挖掘人性而忽視故事情節的文藝路線。

不單單如此,邵鴻暉還針對劇本提出了幾個很有意思的想法,同羅凱討論。

羅凱發現邵鴻暉在劇本上的功課做得很足,有些想法跟他不謀而合,也在心裡認同了這位導演。

雙方的交流很愉快。

而在交流之中,邵鴻暉也發現羅凱的不同凡響之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