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冠文是吳嘉榮的同學,當年吳嘉榮讀大學的時候搞樂隊玩票,黃冠文就是樂隊的第一位成員,同時也是主唱。
雖然說兩人的身份相差很大,黃冠文隻是普通人家出身,但跟吳嘉榮誌趣相投,所以大學畢業之後兩人依舊常有來往。
而當年那支校園樂隊的成員們,黃冠文是唯一堅持下來繼續音樂道路的人,他畢業之後組建了一支飛揚搖滾樂隊,今天全都帶了過來。
另外還有兩位搖滾歌手,是黃冠文的朋友。
這些人無不表示了對羅凱的仰慕之情,語氣神情裡甚至都帶了一絲“麵聖”的意味,對羅凱當初組建的凱旋樂隊還有他的搖滾作品倍加推崇。
而在交流之中,這些香江搖滾歌手們,也顯露出了對香江搖滾音樂現狀的失落和迷惘。
內地的搖滾音樂在八九十年代曾經有過輝煌,雖然早已沒落,但至少還有很多堅持搖滾夢想的音樂人,在守衛著這塊音樂陣地,沒有被歌迷們所遺忘。
主打搖滾風的凱旋樂隊能夠走紅,在這方麵有著很大的原因。
但是香江的情況截然不同,搖滾音樂在香江流行樂壇裡基本上沒有多少位置,沒有出過一位揚名立萬的搖滾歌手,唱搖滾、做搖滾、聽搖滾的人很少。
曾有人說香江是搖滾沙漠,這樣的比喻沒問題。
另外搖滾歌手在香江市民的眼裡形象很不好,他們認為玩搖滾的不是混混就是紈絝富二代,流裡流氣不務正業,唱得搖滾像是鬼哭狼嚎,簡直是噪音汙染。
從香江搖滾音樂的過往曆史來說,這樣的偏見產生也是有原因的。
所以黃冠文的飛揚樂隊屬於非主流中的非主流,成員都不是職業歌手,連黃冠文自己也在一家唱片公司裡工作,靠自己不多的薪水來支撐夢想。
至於他帶來的那兩位搖滾歌手,則是在酒吧裡駐唱,而且是那種外國人比較多的音樂酒吧,靠翻唱一些國外知名搖滾作品為生。
在這樣的環境裡,能夠堅持下來的無疑是真愛,但越是真愛越是迷惘,因為他們看不到任何的出路和前途,不知道自己的堅持是否有價值。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們對將搖滾音樂帶回到主流的羅凱很崇拜。
“凱哥,我敬你一杯!”
黃冠文端起一杯滿滿的紮啤,很認真地對羅凱說道:“說真的,我都快要放棄了,是你的作品讓我重新有了信心,今天能見到偶像,我真的太開心了!”
羅凱跟他碰杯,微笑道:“言重了,偶像可不敢當,謝謝你喜歡我的歌。”
“真的偶像!”
黃冠文將滿杯啤酒一飲而儘,長呼了一口氣說道:“我最喜歡你的那首《無地自容》,寫得太好,唱得太好了!”
他捏著空杯的手都在微微顫抖:“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我就在想,原來搖滾沒有死去,她一直都還在,還在的!”
羅凱沉默地點了點頭。
他能夠感受到黃冠文此時此刻的心情,也能理解後者的彷徨和激動。
或許在音樂方麵,黃冠文沒有太多的天賦,他自己寫歌,自己編曲,自己帶著樂隊跑酒吧甚至到街頭演出,並不是想要依靠搖滾來賺取名利,純粹是出於對搖滾的熱愛和執著。
仿佛就像是在沙漠裡種植綠樹和鮮花,在彆人眼裡很可笑,但值得敬佩!
慢慢地喝光杯中酒,羅凱說道:“一直都會在的…”
也許是因為氣氛過於沉重了吧,飛揚樂隊的貝斯手笑著說道:“那是肯定的,冠文哥喜歡《無地自容》,我喜歡《春天裡》,都是真正的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