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羅凱在塞納影業的總部,再次見到了巴蒂斯特和奧諾雷。
他過來是巴蒂斯特的邀請,而巴蒂斯特為羅凱介紹了一位導演。
這位導演名叫費洛朗,今年四十來歲,他來自法國裡昂,但是在巴黎藝術學院畢業之後就進入了好萊塢,從一位小小的劇務助理做起,如今已經成為好萊塢一位頗有名氣的導演。
費洛朗是美國和法國雙國籍,在所有法國裔好萊塢導演裡麵,他算得上是比較成功的一位,巴蒂斯特正是邀請他擔任《léon》的導演。
而費洛朗在看過《léon》的完成版劇本之後,親自從美國飛到巴黎,主要目的是想要見上羅凱這位《léon》的編劇一麵。
“費洛朗先生您好…”
羅凱微笑著跟費洛朗握手:“我看過您的《黑夜傳奇》,很精彩的影片。”
費洛朗最出名的就是他的黑夜三部曲,其中的投資僅2700萬美元的《黑夜傳奇》在全球拿下了3億多美金的票房,讓他的東家美國康納電影公司賺得盆滿缽滿。
羅凱還是在十年前看過的《黑夜傳奇》,當時印象挺深刻的。
不過近年來費洛朗都沒有什麼出色的作品問世,黑夜三部曲仿佛消耗掉了他在導演方麵的所有才華。
“但《黑夜傳奇》還不夠完美…”
費洛朗聳了聳肩,沒有收下羅凱的恭維,他目光炯炯地注視著後者:“我一直都想拍一部能夠超過《黑夜傳奇》的作品,但我失敗了好幾次,也許是上帝的憐憫,讓我看到了《léon》!”
費洛朗的體型很胖,說話甕聲甕氣的,他用咄咄逼人的口氣問道:“我認為《léon》是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是能夠成就經典的作品,那麼羅凱先生,您也是一位導演,為什麼要將它讓給彆人來拍攝?”
《léon》其實算是星夢傳媒和塞納影業合作的產物,是羅凱代表星夢傳媒拋出的一份籌碼而已,從一開始他就表明了隻參與投資不參加拍攝的想法。
也是羅凱提議讓巴蒂斯特尋找一位好萊塢導演來拍《léon》。
作為被選中者,費洛朗顯然對此有些想法。
辦公室裡的氣氛有些凝固,奧諾雷看看羅凱又看看費洛朗,理智地保持了沉默,巴蒂斯特倒是想打個圓場,但話還沒有出口,就聽羅凱笑笑道:“我不參與拍攝《léon》,是因為家庭的緣故。”
“啊?”
這個理由顯然大大出乎了費洛朗的意料:“您的家庭?”
“是的…”
羅凱坦然地回答道:“對我而言,家庭比事業更重要,我希望有更多的時間能夠陪伴在我的女兒身邊,如果拍攝《léon》,那麼我無疑要背棄當初對她許下的諾言。”
也許拍攝《léon》會讓他贏得更多、層次更高的榮譽,但對羅凱來說,在法國拍攝《縱橫四海》已經屬於破例了,為了更多的名利而忘記初心,那絕不是他所想要的。
費洛朗沉默了足足一分鐘的時間,然後他向羅凱伸出了手:“你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父親!”
-------------
第二更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