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茹同住一個小區,經常來串門屬於熟客,聶小倩和張博以前就來過一次。
對於他們三位的到來,莫藍也有些吃驚,當然也很歡迎。
聶小倩拉著莫藍的手抱怨道:“你們在法國浪漫,我們在這邊天天被人電話騷@擾,我要補償,要精神損失費!”
香榭麗舍事件發生之後,關於羅凱的謠言滿天飛,隨後“superhero”視頻在即時分享裡瘋傳,作為主角人物的羅凱自然備受關注。
隻是國內的媒體想要聯絡上遠在法國的羅凱很困難,於是各種各樣的電話打到了星夢傳媒、凱旋工作室還有初夏文化,讓李夢茹、張博和聶小倩煩不勝煩。
羅凱可以任性地關掉手機,他們三人可不行,雖然有秘書助理當防火牆,但有些媒體是不能得罪的,說起來也是辛苦。
“我給你帶了兩個包包…”
莫藍笑著拿出了殺手鐧:“i最新款的。”
奢侈品牌裡麵她比較喜歡香奈兒,而聶小倩則喜歡i。
正所謂包治百病,如果一個包搞不定,那就上兩個包,果然兩個i一出手,聶小倩就眉開眼笑了:“算你有良心啦。”
跟聶小倩的關注點不同,李夢茹拉著羅凱談工作:“現在至少有幾十家媒體想要采訪你,重要的媒體,有幾家是不能推的,我替你答應了下來,時間可以讓你自己來安排。”
這次羅凱在法國玩的有點大,儘管不是他主觀故意的,但造成的影響可以說是世界級的,加上剛剛在法國所獲得的種種榮譽,讓上層的目光關注到了他。
截至到今日,“superhero”依舊是即時分享裡的超高熱度視頻,點擊量在前幾天就破億了,視頻內容甚至被人一幀一幀地拆解出來進行分析,很多歐美的明星藝人還有搏擊格鬥拳擊名人紛紛在各自的即時分享中發表了看法。
這些名人名流固然是出於蹭熱度的需要,但他們的看法也擴大了“superhero”的影響力,否則中法文化交流大使的頭銜未必能落到羅凱的頭上。
現在羅凱回到國內,國內的媒體又怎麼可能放過他這個熱度大包?
李夢茹所說的幾家不能拒絕的媒體,首先第一家是央視,央視《新聞焦點》欄目要對羅凱進行一次獨家專訪,時間還不能拖延,明天或者後天得完成。
第二家是《人物》雜誌。
《人物》雜誌創刊曆史悠久,是國家級權威出版機構人民出版社主辦,這本雜誌以刊載名人傳記和當代高端人物報道為主,是國內首家的人物傳記類刊物,以權威、專業、人文與曆史積澱著稱,被讀者、研究者及業界同行譽為“當代史記”。
而《人物》雜誌選定羅凱作為新一期的封麵人物。
能夠登上《人物》雜誌,本身就是無疑是一種很高的榮譽,封麵人物那就是至高,在《人物》的往期封麵裡,出現過的明星藝人不超過十位。
這還是包含了港台地區的,因為《人物》雜誌采訪的是有廣泛而深刻影響力的人物,普通的明星還真不夠入《人物》的眼。
所以《人物》雜誌提出的專訪,羅凱也無法拒絕。
另外還有《國民時報》、《京城日報》、京城衛視台、湘南衛視台、飛訊網等等重要媒體都提出了采訪的邀請,這些需要羅凱自己來確定。
他載譽歸來,還有無數繁華!
----------
第二更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