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凱和劉金城達成協議之後,很快就完成了東方之星的股權交易。
彆看剛開始談判的時候劉金城強硬無比,實際上正如羅凱所認為的那樣,他就是一頭紙老虎,用手指頭輕輕一戳就戳破了硬撐出來的架勢。
暴露了底細之後,劉金城反而迫不及待地要求交易,因為港島銀行的貸款已經到期,如果沒有拿到這筆錢來救命,他麵臨著隨時破產的可能。
如果東方之星被銀行追償查封,那損失絕對是巨大的,相比之下羅凱拿出3億現金收購,真的算是非常厚道了。
僅僅隻用了兩天時間,劉金城加上自己兒子所持有90%東方之星股份就歸於羅凱名下,這家香江第一流的特效製作公司宣告易主。
“羅董,恭喜了。”
簽完股權轉讓協議之後,劉金城還是很有風度地主動向羅凱伸出了手:“東方之星的未來就看你的了。”
雖然賣得有點不大甘心,不過這句話他說得還是真心實意的。
當初劉金城創立東方之星的目的,是想要打造出一支能夠跟好萊塢同行競爭的特效製作團隊,進而提升金城影業的實力。
為此他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招攬了以宋致文為首的不少專業人才加盟,經過好幾年的努力,終於將東方之星打造成為港島頂級的特效製作公司。
對於東方之星,劉金城還是有感情的。
“謝謝。”
羅凱跟他握了握手,說道:“我會努力的。”
再怎麼說,劉金城也是前輩,是香江電影行業裡一位響當當的人物,為香江電影的發展做出過貢獻的,生意談判的時候可以寸步不讓針鋒相對,但不能仗勢逼壓得寸進尺。
因為羅凱要在香江開“分基地”,也有意在香江的電影市場上有所作為,假如對劉金城做得過分了,那必然要激起彆人的同仇敵愾之心,為自己增添無數的麻煩。
香江的娛樂圈向來保守封閉,對外排斥得厲害,他是來求財而不是置氣的。
所以羅凱才開出了3億的價格收購東方之星,否則他大可壓到2億甚至更低,相信劉金城也沒有抗衡的餘地。
隻是那樣就完全得不償失了。
劉金城點了點頭,想要說點什麼又咽了回去,然後扭頭離開。
隻是他離開的身影,多少顯得有些淒涼。
“劉金城原本也是梟雄之輩啊…”
見證雙方交易過程的吳豪感歎道:“可惜他的眼界不夠寬,隻盯著港島這一畝三分地,錯過了翻身的機會。”
香江電影在八九十年代達到了全盛巔峰時期,進入新世紀之後受到好萊塢電影的嚴重衝擊而逐步衰退,直至現在的末落。
其實在由盛轉衰的過程中,香江電影是有重新崛起的機會的,那就是內地蓬勃發展的巨大市場,當時隻要真正融入進去,那麼再現輝煌也不是不可能的。
遺憾的是,大部分的香江電影人對內地市場不屑一顧,眼裡除了港島和日韓東南亞沒彆的,然後就錯過了最好的機會。
劉金城和他的金城影業,無疑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羅凱笑笑,轉身對坐在一旁的宋致文招呼道:“宋總…”
一臉悵然的宋致文醒過神來,起身苦笑道:“羅董,恭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