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小組的成員們七嘴八舌,很快就陷入了爭論當中,大家各有各的支持對象,顯然無法立刻達成統一的意見。
程軍聽著都有些頭疼,於是將目光轉向了坐在左側末尾的一位中年男子:“張主席,你也談談自己的看法,畢竟這可是你的作品啊。”
這位中年男子正是《決勝100小時!—2016北非撤僑大行動紀實》的作者張偉華,他是著名的軍旅作家,同時也是京城作家協會的副主席。
剛才大家討論得熱火朝天,張偉華始終都沒有說法,似乎在認真地思索什麼。
程軍當然不允許他置身事外,原著作者的意見還是很重要的。
大家的目光齊刷刷地看向了張偉華。
張偉華沉吟了一下,說道:“我認為大家說的都很有道理,這幾份劇本我都看過了,質量都非常不錯…”
程軍很是失望——這些囫圇話跟沒說有什麼區彆?
然而下一刻,張偉華說道:“如果優中選優,讓我選擇的話,我認為《國家力量》和《雷霆行動》更加符合我的要求。”
《國家力量》和《雷霆行動》?
大家都是愣了愣。
《國家力量》是天海影業送審的劇本,《雷霆行動》是夢工廠影業送審的這兩份劇本大家當然也都看過,但不是非常看好。
“《國家力量》還不錯…”
剛才支持《驚世大撤僑》的那位禿頂男子皺了皺眉頭,說道:“《雷霆行動》的改編幅度太大了吧,把主要情節放在了一支特種小隊上,過於宣揚個人英雄主義,不大符合影片主題的要求吧?”
對於他的話,在場的不少人點了點頭。
同樣是改編,夢工廠影業送審的這份《雷霆行動》劇本,對原著的改編幅度無疑是最大的,但大家沒想到原作者會選它。
相比之下,《國家力量》反倒是更符合原著的主題風格。
張偉華笑笑道:“我主要是從觀眾欣賞角度來看這份劇本的,它更像是好萊塢的戰爭片,個人英雄主義跟國家榮譽、國家意誌其實並不相悖,當然這僅僅隻是我個人的意見,給大家做個參考吧。”
他很清楚,雖然自己是原作者,但在劇本改編的這個問題上,他的話語權卻是很小的,更沒有做決定的權力。
但張偉華同時非常明白,在這5份劇本裡麵,《雷霆行動》的票房潛力應該是最大的,改編出來的故事也比其它4份劇本來得精彩不少。
最最重要的是,張偉華知道《雷霆行動》出自哪位之手。
這位編劇、導演和主演的電影,可是剛剛在國內拿到了二十多億的票房,而且觀眾的口碑很好。
有如此成功的例子,他不難做出選擇。
--------------
第二更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