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第 49 章(1 / 2)

寧州地處偏遠, 這裡的教育是真的很成問題。這裡人口不多,胡風也盛,這邊土地其實不少, 但是因為氣候問題,這裡的土地其實常年歉收, 另外就是,這邊因為靠近邊界了,其實也不是非常安定,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裡哪裡有多少人會讀書。

像是寧州這邊的官學, 按理說遇上科舉之年, 這裡也是有舉薦名額的,但是矮子裡麵就算是拔高個子, 但是水平就在那裡, 你這邊挑出來的有才學的,最多就是讀過幾本書,比識字強一點,而其他地方呢,人家文章做得花團錦簇, 經義嫻熟, 你就算是花費了許多錢財進京參加考上, 也就是平白浪費時間和金錢,因此, 這邊的人對於讀書也就沒什麼想法了, 想要功名,還不如直接去參軍呢,要是能殺掉幾個突厥人或者是吐穀渾人, 起碼也能混個隊正的位置,退伍了回家也能多分幾十畝地,一大家子也夠嚼用了。

當識字率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才能培養出合適的產業工人,現在這個情況,一群文盲,左右都分不清楚,那些不需要動腦子,隻需要熟練度的操作沒什麼,但是稍微精細一點的,他們也隻能乾瞪眼。再說了,李悅一個人也撐不起讓產業升級這個擔子,他上輩子就是個畫圖做手工的,能記得那些東西都得歸結於上輩子他手工阿婆主的圈子,至於更多的,他是有心無力。所以,彆的不說,他得先掃盲,並且普及基本的數理知識。

辦學雖說是政治正確,但是得看是什麼人,那些世家嘛,能說是教化一方,開啟民智,輪到藩王,就有邀買人心的嫌疑。好在李悅其實不缺人,作為藩王,手底下直接靠著他吃飯的人就不知道有多少。他在寧州光是永業田就有萬畝,另外,之前因為冶鐵的事情,寧州還有幾個山林也被歸入了他名下,日後他就算是改封了,永業田可能會收回成為官田,到了新的地方再封,但是那幾處山林就屬於他的恒產。

而這些永業田上是依附了許多佃戶的,彆以為寧州是寬鄉,人均耕地比較多,就以為這裡沒有失去土地的人了,這種人其實是很多的。開國那會兒,隻要有戶籍的,都被分了永業田,但是,武德年間還好,後來貞觀年間,北方又是旱災,又是蝗災,加上突厥當年入關,寧州這邊也沒逃過兵災,後來大唐與突厥交戰,寧州這邊也是受到了波及。朝堂上那些官員隻需要大體上沒問題就沒問題了,而到了地方上頭,許多百姓就因為這些災難受到了波及,不得不出賣土地,甚至是直接出賣自身,這才得以存活。

李悅不缺錢,他的永業田位置也很好,他去年的時候就趁著農閒雇傭佃戶開挖水渠,架設水車筒車用於提水澆灌,如今鋼鐵產量很足了,他連那種手推的收割機都搞出來了,可以說,大大減少了那些佃戶的勞動量,如今,莊子上的掃盲工作就可以開始了。不僅是孩子,還有大人也是一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多認識一些字,學一些手藝,總比隻能在土裡刨食強。

去年李悅到的時候,地裡的東西都種下了,許多事情他就也沒有改,但是今年,他就已經開始對莊子進行規劃,莊子上土地很多,其實人口並不是很多,因此,隻要不發生什麼天災,口糧是不成問題的,因此,李悅並沒有要求全部種植小麥,而是直接將土地一分為三,準備進行輪作,一部分用來種植苜蓿,用來養牛羊還有養豬,也可以養一些雞鴨鵝之類的家禽,一部分用來種植棉花,另一部分才用來種植小麥。除此之外,在田壟之類的地方可以種植果樹,棗樹,核桃,阿月渾子之類的,這些都可以作為乾果,另外,還可以種植梨和林檎,其實就是綿蘋果。這是中原原產的蘋果,果形比較小,入口不是那種脆甜,而是相對綿沙的口感。想要後世那種蘋果,估計還得等著從歐洲那邊引進才行。另外,李悅還在山下搞了一處葡萄園,準備用來加工葡萄乾和葡萄酒,不過,葡萄也是費了不少力氣弄來的枝條,才扡插下去沒多久,想要吃到這些葡萄,還得等幾年才行。

這些佃戶一開始對李悅的做法還是有想法的,以前他們那樣耕種,因為耕種得比較多,就算是糧食產量一般,不過交了租子和賦稅之後,還有不少盈餘,但是如今被李悅這麼一搞,他們就不能肯定了。李悅乾脆表示若是他們覺得不靠譜,完全可以當做是雇工,李悅承包他們的口糧,按時間和他們從事的工作和效率給他們發工錢。畢竟,你農閒的時候下地除草一天不能跟你采一天棉花一個價不是。至於需要交納的賦稅,王府都幫他們承擔了。若是他們覺得糧食更靠譜,到了秋收的時候,可以按照市價購買新收的糧食做存糧。

李悅這話一說,那些佃戶還沒吭聲了,高正就差點沒跳起來,要不是房遺則在一邊將高正拉住了,他能立馬抱著李悅的大腿表示此事絕不可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