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番外·春風起(3)(1 / 2)

許家一片熱鬨, 所有人都洋溢著笑容。趙國強和許晚鬆坐在客廳裡聊天,許元弘和許元朗倆兄弟坐在一旁陪著, 偶爾應答上幾句。

趙清寧也知道今兒是兩個哥哥的好日子,難得沒有喊著他們去村裡走走逛逛,而是乖巧地坐在一旁聽著大人們講話。

許晚秀則跟著大嫂李小萍在廚房裡頭忙活著,大嫂是這頓飯的主廚,許晚秀在一旁打下手。

許母原本還想跟著進來,許晚秀不讓,她攙扶著老人家在客廳裡坐好,笑著說道,“娘您就彆折騰了,在這聽小弘小朗說話。”

老太太在外頭坐了會, 又是搬了張椅子在廚房門口那坐著看, 時不時和媳婦閨女搭話。

今天的主角是許元弘和許元朗,飯桌上的話題自然也是圍繞著他們倆兄弟。

大人們習慣在飯桌上表達對孩子的期望,原先每餐飯多數注意力都是分在了趙清寧身上,現在都在討論許元弘倆兄弟。

好在趙清寧也不生氣,她和兩個哥哥關係好, 自然盼著他們能夠過得好。她私底下甚至是和許晚秀躍躍欲試說道, “娘你說,等到我參加高考, 也能像小弘哥小朗哥這樣一次就考上嗎?”

“隻要寧寧夠努力, 一切都有可能, 你要對自己有信心。”許晚秀耐心地聽完女兒的話,笑著伸手揉弄著她那一頭柔軟的秀發,安撫著小丫頭躁動的心。

趙清寧小朋友挺聰明的,但她對於簡單就能夠完成的事情, 總是帶著點三分鐘熱度和股微不可見的傲視。

許晚秀隻希望小丫頭能夠多磨磨性子,她和趙國強也不可能護著她一輩子的。當然這點擔憂,她未曾表現出來,也沒有和趙國強說過,免得他瞎擔心。

趙國強也難得地在飯桌上多話起來,他和許元弘倆兄弟分享著些他當年在外的經驗,反正就是多和人友好相處,保持初心不要飄,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對得起自己的良知。

許晚鬆和李小萍在一旁點頭附和著,許母聽了也很是讚同,許元弘和許元朗倆兄弟聽得認真,他們向來是崇拜這個小姑父的。

趙清寧坐在一旁歡快地吃著肉,她從小到大都這樣,是典型的食肉小孩。因為對高考這個新事件有著足夠好奇,她也豎著耳朵聽著爹和舅舅、哥哥們的對話,當下對爹爹又是更加崇拜上幾分。

這件事過後,趙清寧回學校繼續上課,趙國強繼續在鋼鐵廠裡忙著。

年後,經濟放開,但縣城裡的人仍舊是和以前一樣,踏實地等著每月拿糧本去購買糧食,盼著進廠。

從中央到市裡,下達了新的文件,知青除了參加高考上大學回城,每個公社都有名額,表現優秀的知青可以獲得名額回城。

為此又是引發一場爭奪回城名額的明爭暗鬥。

倒是許元弘和許元朗倆兄弟在家人們的期盼下,去了大學裡讀書。

許晚秀某回去許家,許母就高興地拉著她說,“秀秀,娘告訴你個好消息,小弘和小朗倆都寄信回來說,原來大學裡還會補貼糧食,每個月有三十斤呢,還有補貼錢。說讓咱不用擔心他們,也不用寄錢過去。”

“哎呦果然那句什麼話說得對,知識就是錢,考上大學原來賺得比在廠裡打工的還多。”許母樂嗬著說道,這讀大學的待遇都快趕上在鋼鐵廠乾活的孩子他爹了。

當然許晚鬆賺的錢,肯定是比許元弘許元朗每月拿到的錢要多的。但讀大學這待遇也確實是,說出來村裡人都會羨慕的地步。

許晚秀心想著,要是回頭許母知道倆孫子畢業後出來可以包分配工作,那怕是不能再高興了。

她牽著許母的手笑著道,“現在大力培養優秀人才,小弘他們倆有學識,又願意學,那自然是有好待遇的,娘你也能安心些。”

許家這年是高興地很,哪怕是村裡還和以前一樣,收成不好,但起碼倆孫子考上了大學。

很快村裡得到了消息,農村裡不再拘著公分和集體耕作,每家都能根據人口分到田,自己負責自己的農田,種了多少糧食最後收成多少,除去上交的那部分,剩下的都是私人的。

這可把許母給高興壞了,她握住兒媳婦李小萍的手說道,“咱娘倆勤快些,說不定還能種多點糧食。”

村裡人全部都覺得迸發出無限的希望和動力,磨刀霍霍想著在新的一年好好乾,乾得多收成多,家裡糧食多了吃得好,這日子自然也就跟著好了。

他們帶著最樸實的期盼,拿出鋤頭繼續在農田裡揮舞著,不再像以前隻為賺工分機械乾活般麻木,臉上是帶著笑意和對未來的期許的。

這邊縣城裡,許晚秀和平常一樣去買菜,也感受到點變化。她站在一個熟悉的攤位前買新鮮雞肉,大娘邊斬殺著雞,邊懊惱地嘮嗑道,“閨女,你有沒有發現現在集市裡賣東西的人多了起來?”

她指著東南麵那邊,又指了指西南麵那邊說道,“那些都是近來新擺的攤位,剛開始自然是比不上我們這邊的,但他們後來賣得便宜,自然把客人都吸引過去了。”

大娘又是感歎道,“還是你這閨女念舊,還來大娘這買雞。”

許晚秀聽了後是哭笑不得,她會選擇來大娘這,一來是習慣了,大娘這裡賣的雞肉都是自家養的,新鮮得很,肉質肥美,家裡父女倆都喜歡;二來是,她還不知道那邊新開了不少攤位。

不過這美好的誤會,倒也不必說破。她笑著說道,“大娘這裡的雞肉新鮮肥美,我們大家都是知道的,自然還是選擇來您這買。”

她付完錢後,先是去其他攤位買完肉菜,再是繞到大娘剛剛說的新開的攤位上瞧著。

那些知青年紀大的都三十多了,也有年輕的二十幾歲,此時似乎還有點放不開,不敢抬頭望向來往的客人,隻有在有人詢問時,腆著臉小聲地回答著問題。

這樣含蓄的態度自然很難留住客人的,不少人因為新奇湊熱鬨走過來,又因為老板不算熱情地招待而離去。

許晚秀清晰地看出這些知青臉上的懊惱又無奈,她信念一動,又走去其他幾個小集市裡,不出意外也有不少知青在賣東西,有從村裡收上來的雞蛋,不要票隻收錢,倒也有人願意買。

她看完後走回家,路上也瞧見有知青在賣東西。

現在市裡下來了文件,允許私人買賣,鼓勵百姓拿出自家的東西出來賣錢,去買取自己想要的東西,促進金錢的流通,帶動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