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留神,百姓們失去了財產,那些人賺得盆滿缽滿。
徐硯深知這一點,頷首道:“小公爺放心,會仔細盯著的。”
知道蔣慕淵要回京,徐硯夜裡送了一個箱子過來,裡頭裝了些石料,標注著是從哪一段堤壩上弄下來的,又寫了一份單子,把他所有看到的發現的有問題的地方都寫明白了。
蔣慕淵看著那工整又細致的說明,偏過頭與寒雷道:“徐侍郎在處置家事上挺糊塗,做正事倒是不差。”
這也不奇怪,徐硯年紀輕輕能在六部爬到侍郎之位,除了當年楊家的支持,本身肯定也不是庸才。
那等扶不起來的,即便有嶽家引路,也會在官場裡沉寂下去。
隔日,蔣慕淵就知會了馬知府要回京一事。
聽說這位爺要走了,馬知府麵上滿是不舍,嘴上表著會繼續為百姓治理災情的忠心,心裡卻是長長鬆了一口氣。
前腳蔣慕淵出了荊州城,後腳馬知府就給金培英送信去了,在他看來,沒有蔣慕淵坐鎮,那些京裡來的官員都好拿捏著呢。
而此刻的京城,落了今冬的第一場雪。
雪不大,半夜裡落了一小會兒,隻在樹梢屋頂積了薄薄一層,天亮後出了太陽,慢慢就消了七七八八的。
單氏來尋徐氏,又把吳氏、顧雲錦叫來,一塊商量臘八和顧雲錦及笄的事情。
“照著往年,臘八時城門口會施粥,都是皇親勳貴府上,我們這樣的官家都不參與,”徐氏給單氏介紹道,“西山上的道觀也會施粥,尤其是靈音觀,去取粥的百姓很多。”
徐氏這兩年身體不好,冬天就不怎麼出門,前年吳氏不得空就沒有去,去年倒是去了的。
今年府裡人多了,肯定大不同。
單氏已經備下了府裡煮粥的食材,列了一份要送粥的人家的單子,與徐氏商量著定下了,又道:“我們臘月裡事情多,尤其要準備雲錦的事兒,都抽不開身。不如讓雲齊帶路,與雲熙一道去取粥,他們哥倆,一來一去也方便。”
事有輕重緩急,單氏早聽說了靈音觀靈驗,她早想去拜一拜的,隻是抽不出身來,臘八時也不是個好時候,就想著等正月裡再看看方不方便去。
安排妥了臘八節,最要緊的就還是顧雲錦的及笄了。
顧雲思、顧雲霖在京中,顧雲錦又有好些相熟的小姐妹,有司、讚者都好請,最操心的還是正賓的人選。
身份高的,單氏不認識幾個,身份低的,又覺得委屈了顧雲錦,眼看著就二十來天了,愣是定不下來。
若是之前,單氏還想著讓秦夫人來當正賓,現在是絕口不提了,及笄這麼要緊的事兒,才不叫顧雲錦受那等氣呢。
“臘月裡各家事情都多,要早些定,”徐氏想了想,道,“真不行,一會兒使人去烏太醫府上問一問?看看他老人家能不能幫著牽一牽線?”
搬來西林胡同之後,顧雲錦和吳氏已經去烏府問過安了,烏太醫也來看診過一次。
單氏聽聞是告老的太醫,很是吃了一驚,待曉得是沾了賈婦人的光時,越發感念這鄰居的好了。
徐氏不愛麻煩人,她都要厚著臉皮開口了,單氏也就不再磨蹭了,心一橫,道:“那我也問問傅太師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