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慈子孝,聽著是再合倫理不過,可在帝王之家,十之八九是不成的。
誰都想長命百歲,掌握江山的尤其如此,始皇帝讓徐福帶著童男童女出海尋仙丹,為的不就是長生之路?
道家傳下來的典籍上,也不缺煉丹求壽數的記載,遠的不說,就說孫璧,那不也是一心一意想煉丹嗎?
聖上必然也想多壽,起碼奔著再活個三十年去。
彼時孫睿多少歲?比聖上如今都要年長了。
頂上幾十年的東宮帽子,孫睿能心平氣和,聖上說不定也怕孫睿逼宮呢。
父子之間,為了皇位你死我活的,又不是沒有先例。
如此說來,不立也有不立的好處,又有孫祈等人牽製著,不至於讓孫睿毫無危機之心,反倒是越發勤奮……
陶昭儀自以為猜到了聖上的心思,越琢磨越是這麼個道理,原先沒有想明白的地方一下子都敞亮了起來。
而越是清醒,她的心就越往下沉。
那她的五哥兒算什麼?
聖上既然屬意孫睿,孫宣的努力還有意義嗎?
是拚一把,等著在之後的幾十年裡,孫睿犯下無法饒恕的罪過,再無爭位的可能,還是說,孫宣就此脫身,隨便靜陽宮怎麼折騰去?
陶昭儀一夜未眠,想得再敞亮,也有些心力不足,隻好先都擱下,待明兒尋了孫宣商議之後再看。
天隱隱要亮的時候,陶昭儀才將將入睡。
她夜裡走了那麼一趟,自然也不是秘密,一時間,倒是好幾位都嫉妒極了,怎麼自己宮裡沒有能攏住聖上的廚子呢。
文英殿裡,孫禛坐在一旁,隨手翻看折子。
今兒黃印不當值,總算沒有人壓著他了,他又想知道虞貴妃與孫睿說了些什麼,一大早就來孫睿眼前晃悠,偏孫睿淡淡的,壓根沒有丟幾個眼神給他。
孫禛暗暗罵了聲“假正經”,倒也沒挑釁孫睿,可他到底不是老實人,東邊不響西邊響,見了孫宣,他開口道:“五哥何時也請我們嘗嘗點心?”
孫宣答道:“我這就讓人去母妃那兒帶話,叫中午送些過來,你昨兒走得急,沒顧上用午膳,今兒多用些。”
孫禛氣得哼了聲。
一旁的孫睿把對話聽得一清二楚,他沒有出聲,隻是垂著頭看折子,仿若完全不關心一般。
直到離午膳還有兩刻鐘,孫睿與曹太保說了聲,讓小內侍捧了一小疊要緊折子,先一步去禦書房。
“怎麼現在過去?”孫祈疑惑道。
“是說押送孫璧的折子,餘將軍那兒還等著回複,我也有事情稟告父皇,就一並拿去。”孫睿答道。
孫祈隻當孫睿是要將功補過,近日如此處境,孫睿積極些也不奇怪,他也就不問了,目送孫睿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