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劉頭頓了一下:“您要是知道田將軍最後一次上朝除了上書?請求丁憂外?,還當著滿朝文武的麵把?刀架到當時的丞相,如今的聖上脖子?上,您就一點也不會奇怪這?風言風語從哪來的了!”
“當著滿朝文武的麵把?刀架在當今聖上脖子?上?”田仲突然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
老劉頭還怕田仲
誤會田將軍,忙解釋道:“其實那事也不怪田將軍,當時丞相和皇帝,啊不,聖上和廢帝鬥的正厲害,朝中文臣正鼓吹著聖上(丞相)加九錫,田將軍一怒之下,才拔了配刀架在聖上脖子?上的。田將軍此舉,當時也算是忠心?赤膽。”
田仲扶額:“在下想問?的不是這?個,在下想問?的是,金殿之上,他?從哪弄的配刀?”
“廢帝禦賜的,當初田將軍領帥印時,廢帝特賜了田將軍可見君不拜,帶刀入朝。”
田仲嘴角抽了抽:“原來這?樣,那還好,要不大殿之上亮刀劍,可是等同謀反。”
老劉頭奇怪的看了田仲一眼,不知道田仲怎麼?突然說起這?個,一般的人聽完不都是熱血沸騰麼?!
田仲看老劉頭看過來,忙說:“那就因為這?件事,眾人就覺得田將軍守孝期間被聖上(丞相)報複軟禁?不至於吧,田將軍手握重兵,哪怕聖上(丞相)被他?得罪的再狠,也不敢輕舉妄動吧,他?就不怕他?軟禁了田將軍,邊關那些將士鬨起來?”
“可是當初確實有人發現信武侯府外?的守衛換成了羽林衛,要知道,當初羽林衛可是在丞相手中。”老劉頭說道。
羽林衛本來應該是掌握在皇帝手中的親衛,可是當初成帝死的時候,柔然舉兵來犯,當時的丞相趙承親自坐鎮朝堂,守護京城,所以當時的羽林衛的指揮權就落到了趙家人手裡,小皇帝大婚後,一直想收回羽林衛的指揮權,可是都被趙孟擋了回去,小皇帝因此一直覺得趙孟居心?不良,多次詰難,當然最後也證明小皇帝的顧慮是真的,田仲死後,趙孟確實靠著羽林衛迅速控製了京城,篡位成功。
田仲想到以前聽過的傳聞,點點頭,問?道:“那既然如此,北方?的將領就毫無反應?”
“當然有反應了,聽說信武侯府的護衛被換了不久,北方?那些將領就急了,紛紛上書?,不是要求回京探親,就是說舊傷複發,要回京修養,開始朝廷還壓著,後來實在壓不住了,朝廷就準了幾位老將回來,據說那些老將一回來,連家都不回,就直奔將軍府,說也奇怪,那些老將去了之後,回來就突然沒動靜了,北方
?將士也突然消停了。”
“應該是看到田將軍好好在家守孝,所以放心?了吧?”田仲笑著說。
“按理說應該是這?樣,隻不過後來又有傳言,說田將軍其實不是被軟禁,而是病重,甚至還有傳言田將軍瘋了,不過這?事被控製的很好,除了朝堂上有傳言,外?麵一點動靜也沒有,老朽也是無意聽到一點,並不知道真假。”老劉頭不確定的說。
“病重?瘋了?好好的怎麼?會。”
“當時田將軍回來沒兩日信武侯夫人也撒手人寰了,有人傳言田將軍連喪雙親,可能……”
田仲身子?僵了一下,然後問?道:“可兩年後柔然來犯,田將軍不是還奪情起複,好好的回邊關了麼??”
“這?老朽就不知道了,當是傳什麼?都有,消息又真真假假,誰知道哪件是真,哪件是假,老朽也不過當個樂子?聽聽罷了。”
“也是,這?朝堂之事真真假假,在朝堂上人都看不明白,又何況道聽途說了,那田將軍到邊關後,不應該很快穩定邊關防禦麼?,怎麼?最後還?”
“聽說當初邊關告急,朝廷緊急下旨讓田將軍奪情起複,田將軍接到聖旨,就立刻帶親衛奔赴邊關,沒幾日,就穩定了邊關防線,朝廷還為此多次下旨嘉獎,當時柔然兵多,邊關兵少,田將軍一直嚴防死守,兩方?對峙了大半年,後來聽說柔然撐不住了,想要退兵了,朝廷形式一片大好,可不知怎麼?的這?時居庸關居然突然被柔然攻破了,柔然三十五萬大軍頓時找到了突破口?,傾巢而入,田將軍當時正在晉中,聞居庸關破,連忙帶著自己麾下十二萬精兵前來堵關,兩軍在居庸關內百裡處狹路相逢,然後………唉!”
“當初居庸關的守將是誰?”田仲沉聲問?。
“聽說是老將秦證。”
“他?現在還在邊關?”
“沒,聽說他?得知田將軍戰死,就自殺了,大概是自責自己守關不利和田將軍的死吧!”
“不對,”田仲皺了皺眉:“秦證不是老將麼?,又得田將軍信任把?守居庸關那樣重要的關口?,肯定是有本事的,怎麼?會連居庸關都守不住?”
“這?誰知道,秦證可是和老信武
侯一個輩分的將軍,據說年輕時也是名?將,誰能想到他?居然會突然丟關,大概連田將軍都沒想到吧,要不當初田將軍怎麼?會被弄的措手不及,連援兵都來不及調,隻能自己帶麾下的十二萬堵上。
好在當時田將軍對北方?地形熟,抄近路成功截住了柔然大軍,然後靠著麾下十二萬兵力和柔然三十五萬大軍死扛,這?才拖住了柔然,給其他?將領恢複關口?的時間,隻是等其他?將領弄好防線再趕來救援時,才發現田將軍麾下十二萬將士幾乎全部戰死,而柔然三十五萬大軍,也幾乎沒剩幾個………”
作者有話要說:丁憂:朝廷官員在位期間,如若父母去世,則無論此人任何官何職,從得知喪事的那一天起,必須辭官回到祖籍,為父母守製二十七個月,這叫丁憂。
奪情:奪情起複,又稱奪情,是中國古代丁憂製度的延伸,意思是為國家奪去了孝親之情,可不必去職,以素服辦公,不參加吉禮。奪情少見,但常常發生在戰場將士身上,丁憂製度不應用在戰場上麵,古人稱之“墨絰從戎”,又稱“金革之事不避”。也就是一旦戰亂起,哪怕將軍正在守孝,也應該為了國家停止守孝,奔赴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