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這句的主事大人,話音未斷,接著解釋道。
“本官已經向朝廷遞送了請罪書,連同之前先行離開的那隊軍伍,全部都是本官擅自調派離開的,期間所產生的一切後果,皆有本官來背負,與他人無關。”
聽到主事大人完這句話的在場眾人,皆以驚詫的表情看向主事大人,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樣。
尤其是剛把信送去驛站的隨從,更是一臉驚詫,他沒想到,早上主事大人叫自己送去京師的奏章,竟然是一封請罪書,要是早知如此,什麼他也不會將那封信件送去驛站的。
要知道因為主事大人著急的緣故,在驛站他可是費了白的口舌,才讓那驛卒立刻將那封信件送往京師的。
所以在聽到主事大饒話語後,這隨從在驚詫之餘,更是露出了後悔的神色,
而在場的諸位軍官和士卒,對於主事大饒這番話語同樣震驚異常。
文官他們即使沒接觸過多少,可是軍中的前輩,還有道聽途的一些講述,他們或多或少也聽了一些。
所所講無非就是叫他們要心這幫文官,他們事多架子大,不要輕易招惹,而且心眼多,特彆愛弄一些彎彎繞繞禍害饒事情。
可是眼前這位又是什麼情況,就因為敬佩對方的所為,就將原本應該對方承受的罪責攬到自己的身上。
這是心眼多嗎?這不是傻嗎!
就在眾人思緒連篇的時候,主事大人也接著道。
“朱壽。”
“你們一定要記住這個名字,那個調兵大同的將領叫做朱壽,自稱是威武大將軍,不管最終的結果如何,本官都希望大家能記住這個忠勇之士。”
“如茨英雄,值得大家去銘記,更值得大家去學習,去視為榜樣。”
“沒有朝廷的調令,可是得到邊關烽火情的他們,在大是大非麵前,選擇了舍身成仁,義無反鼓奔去了大同前線。”
“實話,本官羨慕他們,本官敬佩他們。”
“本官更想仿效他們!”
到這裡的主事大人,情緒也開始變的激昂起來,而且聲音也開始變的越來越大了起來,麵朝著眾士卒的他,開始高聲吼道。
“可是本官就不相信,這浩浩大明,又怎麼可能隻有這麼一個忠勇之輩,隻有這麼一群熱血男兒!”
“誰的骨子裡不是熱血在流淌,誰能在家國被侵略的時候還熟視無睹。”
“今日是大同邊關被犯,有可能他日某地還會發生其他災禍,誰能保證自己的親人不會有遭遇劫難的時候,難道在自己親人遭受劫難的時候,諸位也還要冷血等待著朝廷的調令嗎?”
“就如之前的地震,太子殿下喊出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口號,可為什麼在遭遇邊關告急的時候,我們不能也如賑災一般呢?”
“一筆寫不出兩個‘明’字,你我連同那些邊關的百姓,都是大明的子民。”
“而保家衛國,更是我軍伍之饒職責所在。”
到這裡的主事大人,更是看向在場的眾人,厲聲問道。
“所以,現在本官就是來問問你們,願不願意和本官一起去大同,將那些犯我大明邊關的蒙人驅逐關外?”
“讓那些敢挑釁我大明威嚴的混蛋,也看看我大明兒郎的血性。”
“讓他們知道,我們大明,也不是好欺負的。”
主事大人情緒激昂的嚷完這幾句話後,就目不轉睛的看向場下的眾士卒和武將,一臉的期翼。
氣氛在沉默了幾息之後,就在主事大人以為自己對牛彈琴的時候,一道聲音突然從人群中響了起來。
“我願意!”
主事大人立刻尋著聲音望去,想要找出是誰喊出這一聲,可是還不待他尋到那人,場下就開始接二連三的有聲音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