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
弘治皇上和這滿朝的朝臣,在這幾裡,心情隨著大同方向傳來的奏報而跌宕起伏著。
從最初的火篩犯邊,到之後的太子殿下去了大同,再之後的王子犯邊占領大同,接著又是王子被驅逐出去,太子殿下追出塞外。
就在弘治皇上和滿朝的朝臣,為這出關的太子殿下憂心著急的時候,大同總兵王勳又送來奏報。
這應該算是目前朝廷這邊收到的,關於戰情描述最詳細的一份了,可是也僅限於在關內的部分,這奏章裡麵雖然寫了太子殿下出關,可是出關之後的詳情卻是一字未提,僅以‘出關追趕’一筆帶過。
不過不管怎麼,看到這封奏章的時候,弘治皇上和眾朝臣一直提著的心總算是落了下來,所有人鬆了一口氣的同時,更是感歎。
這太子殿下總算是回到大明了。
心情放鬆下來的眾人,這才開始關心起戰況來,結果這一看,眾人忍不住大驚失色。
大同城東門,一個千戶所阻擊六萬蒙古騎兵的衝鋒,在留下對方一萬二千多具蒙人屍首後,居然還能繼續追擊對方?
而且在後來,這個千戶所又和蒙古騎兵留下斷後的五千兵力對上,居然也是成功阻擊。
看到這些戰績,弘治皇上和眾朝臣都下意識的以為這是大同總兵王勳胡亂編造的內容,所圖也隻是為了巴結太子殿下而已,根本沒有當真。
可是在接下來的幾日內,不斷有各方麵的奏章送到了京師,弘治皇上看著這滿桌的奏章,所書所寫,雖然各有差異,但是卻不離大格,所要明的都是一件事情,在這次的蒙人犯邊一戰中,有個叫做朱壽的將軍,戰績頗偉。
看到這裡,弘治皇上再也不能將之前王勳所言當做巴結奉承之語,乾脆直接召來眾朝臣,將這些奏章傳閱下去,讓眾人觀看。
而看到這些奏章所言的眾朝臣,麵色忍不住變的糾結起來。
在最初的時候,眾人還以為這是大同總兵王勳,為了巴結太子殿下而故意捏造出來的戰功,畢竟在眾饒眼中,太子殿下胡鬨還可以,讓他破陣殺敵,那就和方夜譚一般差不多。
可是這麼多的奏章呈送到了京師,呈送上來的人員所屬都各不相同,但是眾人所言所語卻又都是同一件事,眾口鑠金之下,現在就是眾朝臣,都開始在心裡相信王勳所言了。
太子殿下真的建功立業了,不僅用一個千戶所頂住了對方六萬騎兵的攻擊,而且還讓對方留下了萬數多饒屍體。
之後更是勇武到靠著一個千戶所,將對方四五萬人追出數百裡地的事情。
眾朝臣是相信了,可是在弘治皇上的心底,還是有那麼一絲的不確定。
在這之前,弘治皇上唯一聽到關於太子兵事的事情,除了看兵書之外,就是之前在西苑和眾士卒騎著竹馬玩耍的事情了,再有就是之後為了和倭國比武所進行的訓練。
難不成太子就是在那時候開始琢磨兵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