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
劉大夏這幾天過的,猶如過街老鼠一般。
先是因為當初焚毀海圖一事被罵,接著自己坦白了事情原委,將自己沒焚毀海圖的事情坦而告之。
可是哪想到,如此一來,自己又落下了一個愚弄群臣的評語。
而且更讓他驚慌的是,他所藏下來的那些海圖,全都丟了。
丟的一乾二淨,一片一張的海圖也未曾留下。
除了自己能證明那些海圖確實被自己藏在那裡外,其他根本看不出一點蛛絲馬跡,來證明自己是藏匿海圖,而不是焚毀!
劉大夏害怕了,這幾天的時間裡,五城兵馬司、錦衣衛還有大理寺,紛紛派人前來調查,可是均一無所獲。
因為此事,劉大夏已經數日未曾到班房辦公,兵部的眾人似乎也明白劉大夏此時的處境,無人前來擾他。
至於弘治皇上,原本還想借此興師問罪劉大夏,可到了最後,在朱厚照的勸說之下,此事還是作罷。
朝廷之上,近期的事情,無外乎全部都是以開海造船為主題。
那八百七十萬兩白銀,深深的刺激了滿朝的朝臣。
所有人都在不遺餘力的搜尋著關於海船和開海的諸般事宜。
有幫忙調查戶籍搜尋匠戶的,還有幫著搜羅木料的。
更有甚者,開始私下偷偷調查劉大夏,搜尋那些圖紙和檔案下落。
畢竟這劉大夏不像他人,這可是一個有前科的存在,誰知道他會不會又如之前那般,為了阻止這出海的進行,而開始不擇手段呢。
整個大明朝廷,上下同心,所有人都在為這出海一事,做著努力。
乾清宮中。
內閣劉健和李東陽兩人,前來覲見。
“啟稟皇上,眼下朝廷明年派船出海,乃是大勢所趨,但是沿海諸地,卻無合適港口,微臣此來,就是前來請旨,暫且先在沿海諸地之中選擇一處,設立港口及修建海船營造之所。”
弘治皇上聞聽此言,頓時就露出了緊張的神色。
劉健方才所言的這些,從港口到營造海船的船塢,天津衛皆有,可若是朝廷這邊同樣選擇天津衛之後,那太子和他在天津衛的諸般布置,必然也無法保住,時間一長,也必將被朝臣所知。
想到此處的弘治皇上,努力擺出一副平靜模樣,對著劉健問詢道。
“劉愛卿對此,可有何意見?”
劉健聽聞弘治皇上問詢,轉身朝著李東陽看了一眼,見他沒有開口說話的意思後,繼續說道。
“微臣和李閣老商議過此事,為此也查閱過太宗之時的資料,在這港口的選擇之上,吾等還是認為,暫且先在寧波開港合宜。
寧波一地,在太宗時期就為港口不說,從寧波順江西上,到達南直隸後直接轉走漕運北上,運輸便捷,此為首選。”
“至於泉州和廣州,縱使目前不設大港,但是微臣建議,在這兩地暫且也先布置水師駐紮,擊殺海盜清理海路是其一,防止外來海船順海北上則是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