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直隸。
明太祖在此立國。
作為大明的陪都的存在。
其重要性非凡的同時,更在此常設諸部府衙。
周圍的衛所設置,雖然不比京師重地,但是也非其他州府可比。
而寧王和劉養正等人,將此地定為了他們急於攻略的存在,除了其所代表的重要意義不說。
更為重要的是,為李士實和寧王等人在江浙等地的攻略爭取時間。
要知大明朝廷在南方的軍伍安置。
主要集中在諸處沿海要地。
而伴隨著這麼多年的禁海政策。
諸處沿海衛所也基本上如同於荒廢一般。
偌大的南方,也就是南直隸這陪都的諸處衛所,還可以說有一戰之力。
打蛇打七寸。
寧王等人也正是因為如此。
所以才在這起事之初,趁著士氣正濃的時候,做出了攻打南直隸的計劃。
在他們看來,能將南直隸打下更好,可若是打不下來的話,在他們這般舉動之下,也會牽製住整個南直隸周邊的兵馬,為寧王的江浙攻略,爭取一些時間。
等到他們將那江浙等富饒之地攻打下來之後,錢銀充沛的他們,還愁不能和大明朝廷一較高下嗎?
正是因為這種種考慮,所以才有了劉養正此次的南直隸之行。
……
南直隸中。
南昌寧王的起事。
伴隨著九江的失守。
終於有消息送到了南直隸中。
南直隸諸部部衙的官員一陣慌亂。
所有官員義憤填膺,謾罵寧王的違逆之舉不說。
期間更有不少朝臣諫言,之舉調動南直隸周邊的諸處衛所,出兵江西,剿滅叛逆。
可是和內閣兩人一般模樣的是,在沒有陛下的旨意麵前,無人敢出麵調動這周邊的兵馬。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這遍布天下的兵丁,也是統統歸於陛下掌控。
莫看兵部有調動天下兵馬的職權,但那也是在陛下有旨意的前提之下。
似眼下這般突發的情況,身在南直隸的這些朝臣,也不得不快馬將消息送往京師,請求陛下給予調兵的旨意。
可是這邊他們的奏章才剛剛離開南直隸,另一邊就有驛卒將消息送了過來。
叛賊的兵馬,居然開始朝著南直隸的方向進發。
聽聞到這個消息的南直隸諸部朝臣。
心中越發慌亂之餘,更是六神無主。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卻無人做出決斷之時。
身為南直隸兵部尚書的李洪峰,直接站了出來。
建議將周邊的諸處衛所調集到南直隸城內護城。
如此一來。
縱使沒有陛下調兵平叛的旨意在此。
但在麵對叛賊的進攻之時,他們也不會做到束手就擒,毫無反擊之力。
而且事後陛下若真是問責下來的話,此事也好推脫出去,畢竟他們怎麼也不能眼見南直隸失守,而無所作為吧?
李洪峰的建議。
很快得到了眾人的采納。
也或許眾人早就想到了這般辦法。
隻是缺那麼一個人,將這一切說出來而已。
不過不管如何,在李洪峰說出這般建議之後。
諸部朝臣開始忙碌起來的同時,一道道的調令也開始分發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