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章選拔人才(1 / 2)

正德崛起 何氣生財 4764 字 11個月前

七天的時間一晃而過。

弘治皇上的喪儀也如期舉行。

文武百官穿素服,戴烏紗帽,束黑角帶,設香案哭臨。

而在京師之中,街道和城牆上麵也掛滿了白綾,無數的百姓以這種特殊的方式,祭奠緬懷離去的弘治皇帝。

就這般一直持續了三日之後,弘治皇上的棺槨方才引入龍穴,並且這還是在弘治皇上遺詔要求一切從簡的前提下,要不然整個流程走下來,沒有個十天半月,根本彆想結束。

等弘治皇上的喪儀結束。

可這事情還沒算完事,服喪守孝也才剛剛開始而已。

按著禮製所言,無論是父或母亡故,子女都要服喪守孝。

而這守孝的日期,也有相應的規定,一般的慣例就是守孝三年。

在整個守孝期中要居住家中,斷絕一切娛樂和交際,葷食酒水更是明言禁止,以這般仿若齋戒的舉動,來表示自己對於逝去父母的哀思。

至於這三年之數的由來,乃是古人認為一般人生下來後,都要在父母懷抱中兩年才慢慢可以生活自理,再加上娘胎之中所待的那一年,自此出來了守孝三年以還父母恩情的說法。

當年。

除了這種說法之外,還有一種則是儒家的觀點,儒家認為母親用母乳哺育孩子要二十七個月,所以也就漸漸有了守孝二十七個月的說法。

而皇家所采用的,則是儒家的這種觀點,唯一的變數就是將這二十七個月,變成了二十七天,以天代年,皇帝大行,太子也就僅僅隻需要守孝二十七天就可。

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能讓太子守孝二十七天,就已經是禮數的最大讓步了。

所以在這段時間裡,朱厚照根本哪裡也沒有去,靜靜的待在宮中,緬懷逝去的弘治皇上之餘,也開始琢磨思索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

弘治皇上的離去,已經讓他明白自己並不是萬能的。

一些事情自己即便因為先知先覺,繼而將當時的危險消除於無形,可是這隨後產生的變化,也就變成了自己無法預料和猜測的存在。

就如這次弘治皇上遇刺,這在曆史上根本就沒有發生過。

但眼下不僅發生,而且還差一點讓大明陷入到了戰亂當中,這也就是之前朱厚照提前訓練了虎賁軍,在當時那般混亂的情況下,不僅有自保之力不說,還可以予以反擊,因為這個才沒有讓寧王的陰謀得逞。

如若不然。

朱厚照自己都不敢想象,在當時的那般情形下,問題會嚴重到什麼地步。

先不言自己不可能在對方的行刺下脫身,就說這隨後的南征寧王、收複貴州軍伍兩件事情,根本就是想也不敢想,至於那緊隨其後的白蓮教之亂,那就更彆提了。

所以說在未來,是為了自己的安危也好,是為了大明的和平也罷,這軍伍才是大明長治久安的根本,唯有自身強大,才能震懾住那些宵小之輩。

與此同時。

朱厚照反思自己整件事情的同時,也在琢磨接下來自己到底該如何施為。

首先。

接下來他登臨帝位已經是必然的事情。

若說之前的他是優哉遊哉,甚至可以說是隨心所欲的話。

那接下來等到他登上帝位之後,過往的一切勢必將成為一個美好的回憶,他也勢必要和大明的國運僅僅捆綁在一起,想到這裡的朱厚照,頓時就感覺自己肩上的重擔,仿若超過萬斤一般。

可即便如此,朱厚照也隻是稍稍皺了一下眉頭而已。

很快他的思緒,又開始回歸到接下來該如何治理大明這件事情上來。

大明的製度和國策,已經延續百年。

時至今日,期間已經有了太多不合時宜,甚至可以說是迂腐的存在,而這些製度和國策,就是朱厚照接下來要做出改變的目標之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