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怎麼可能!
這些兵丁在九邊重鎮,有長城可守,都沒有能阻止外虜犯邊。
他們到了那沒有長城天險可守的草原,又能指望什麼呢?
自身的實力嗎?
可若是自身有這個實力的話。
大明又何至於吞並數百萬安置於九邊。
區區外虜才多少人,哪怕他們的人口全部加起來,估計也就和大明邊軍的數目相符吧。
而且,不說這個人實力,畢竟個人實力在兩軍對陣麵前,沒有絲毫用處,數量上的巨大差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個人實力的差距。
但就算是可以依靠數量取勝,那浩瀚的草原又需要多少兵丁來滿足這個前提呢?
百萬?
還是千萬?
如此龐大的數目,就憑朝廷的那點歲入,又如何在供養的起。
到時候是將草原占領下來了,也按著殿下的意思,讓九邊成為了大明的內陸,可這仿若無底洞一般的軍餉,用不了幾年的時間就可以把朝廷拉胯,到了那時候,即便你開疆擴土又能如何,大明依舊會因為這突然增加的疆域而陷入疲乏。
所以,李東陽越想越疑惑,弄不清楚殿下到底是說了什麼,能將麵前的劉閣老說服,想不清楚其間緣由的李東陽,索性直接朝著對麵的劉健看去,問詢出聲。
“劉公,你能不能告訴我,殿下是如何將你說服的?”
“為何在我看來,此事根本就是難以行得通之舉呢?”
李東陽滿麵疑惑,終於問出了這句話語。
而對麵滿麵激動神色劉健,在聽到李東陽的這句問詢後,輕輕一笑的同時,得意的說道:
“你放心,這絕對不是一場兒戲,等你聽完殿下的計劃後,你也一樣會被說服的。”
“相信我!”
劉健信誓旦旦。
這並非是他出言媚上,僅僅隻是因為,劉健在那日離開之後,回去又細細思索了一番。
他已然尋到了問題的關鍵點,這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隻要是解決了馬車在軌道上行駛的問題後,其餘剩下的所有,都將不是問題。
殿下的意思,是用一個個方圓數百裡地的包圍圈,來圈出那些犯邊外虜可能闖進的區域。
可是在劉健後續想來,其實完全沒必要如此複雜,僅僅隻需要在大明邊境以內一晝夜行程的區域布置好這些鐵軌,讓他們和諸處衛所相連,就已經足矣。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假若是有外虜再次入境,即便其騎馬過來,可是這馬匹也不能晝夜無休的奔馳下去,到了晚上且不言路況方位難以辨彆,就說這兵丁和駿馬,他都是需要休息的。
而這在鐵軌上行進的馬車則不然,隻要能在合理的距離內不斷更換馬匹,在配以足夠上的鐵軌,那他其實就可以無休止的奔跑運輸下去。
如此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