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會同館的諸邦使節,也陸續得知到消息。
當眾人聽到大明太子殿下親征,剿滅了四十餘萬韃靼兵武,敵酋達延汗授首,六處邊鎮齊出直奔草原後。
所有使節的臉上在驚愕過後,儘皆露出震驚震撼的神色。
要知道。
京師的動靜,他們身在京師之中,怎麼可能不了解。
太子殿下當初南征還朝之時,他們雖然沒有得到恩準前去迎接,但是身在會同館中的他們,對此卻是知情的。
但,殿下後續不是忙於處理弘治皇上的喪事,一直待在京師之中嗎?
這親征之事,又是從何而來呢?
況且。
他們沒有聽到大明太子殿下離京的消息也就罷了。
甚至就連大明朝廷調動軍伍的事情,也根本是毫不知情。
這……
這不合常理啊?
四十萬韃靼兵馬犯邊,況且殿下又是親征,這隨同出征的兵馬應該不在少數才是。
即便是僅僅帶著虎賁軍出征,這糧草什麼的,也得提前籌劃準備一下子吧?
可是在過去的這麼多天時間裡,他們根本沒有聽到任何與之相關的消息。
是大明朝廷故意隱瞞?
不可能!
他們阻攔還來不及,怎麼可能隱瞞。
但。
眼下的公文,又是這麼下發的。
按理說大明朝廷的那些官員,不至於為了媚上,故意編造假消息才是。
那眼下的情況,到底又該作何解釋呢?
疑惑!
不解!
眾使節想不清楚其間緣由。
可有一點,那確實他們萬分篤定的。
那就是告示上的其他內容,眾使節相信那都是真實發生的。.
堂堂大明,還犯不上用偽造捷報的辦法籠絡民心,畢竟這種事情,根本經不起查證,最起碼邊關的那些百姓,就不是那麼好容易糊弄的。
打沒打仗,大同的百姓能不清楚?
調沒調兵,六處邊鎮的百姓能毫不知情?
所以。
消息是真的!
大明這一次真的打了一個翻身仗。
將和他們糾纏了百十多年的一個老對手又一次的打垮。
隻不過。
讓眾使節好奇的是。
不知道這一次的大明,會比會又如之前那般,接受對方的投降,繼而放過對方呢?
眾人猜測紛紜,但這都是次要的事情,如今的當務之急,是想辦法覲見大明太子殿下,恭賀這戰事的勝利才是,眾人想到這裡,頓時快速的行動起來。
無數恭賀的奏章,如雪花一般的通過會同館主事,彙集到了禮部尚書的班房之中。
……
家,不可一日無主。
國,不可一日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