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第一鏡頭(1 / 2)

大片時代 老驢東來 4401 字 11個月前

陳天都拿著“第六感”分鏡頭劇本,跟攝影師艾曼**-盧貝茲基講解著待會兒第一組鏡頭要怎麼拍。讀蕶蕶尐說網

艾曼**這個人,也是陳天都從卡森伯格提供的攝影師名單中挑選出來的。

他生於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猶太人,墨西哥電影攝影師。現在還未發跡,但其攝影技術具備開創性和鮮明個人風格已經很明顯了。如果未來不改變,那麼他將憑借《地心引力》斬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陳天都是新人導演,在劇組中,卻並不需要他表現“虎軀一震”、“威嚴”那種東西。

在美國拍戲跟國內不同,內地注重等級製度,除非是那種名氣衝天的大明星,否則任誰都得給導演麵子,因為導演主宰劇組,他不爽了你要是沒背景讓誰滾蛋誰滾蛋。

而一江之隔的香港電影情況他也道聽途說了許多,劇組裡導演的權力絕對說不上大,因為還有監製、燈光、攝影的存在。

監製一般都是電影公司跟投資方派遣的代表,得罪不起。搞燈光的素來都有燈爺的說法,若是開罪了燈爺,這拍攝的時候亂打一下燈光,就能弄得劇組大受損失,最起碼一組鏡頭又要重拍了。攝影也是,你演員演得再好,導演全局掌握的再佳,攝影不賣力,拍不到地方也沒奈何。

那是一種特殊文化構成的,中堅力量大多是經曆香港電影黃金時代起來的一批人,多半來自市井、文化素養不高,動不動滿嘴臟話是再正常不過的。若是遇到一個文雅點的導演,若是鎮不住場麵,隻怕兩三句話就被頂出氣來。

好萊塢又有不同,大家職業素養不錯,而他新組合起來的劇組成員也很年輕。

在這個劇組裡,明顯是製片人卡森伯格最大,有這尊大神鎮著,有桀驁之輩也鬨不出花樣來。

好萊塢劇組更講究人權和自由,術業有專攻,不管你是導演還是製片人,如果他覺得什麼地方好什麼地方不對,他會跟你爭辯、理論。

如果你不能說服他,那麼就聽一聽他的意見,有時候或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導演不隻是需要導演能力,還需要的是駕馭手下的能力,對於導演來說,劇組其他人都是手下。小到打雜的,大到明星,都是他的控製範圍。隻有導演把一切都控製在掌心裡,這樣才能夠聚集力量拍出一部好片。

但是一個導演有沒有能力絕對是很容易看出來的,一場戲怎麼拍,怎麼調度鏡頭和機位,怎麼調整演員的情緒,怎麼安排現場,這都是有講究的,可以說現場拍攝就是一場考試,如果導演沒點真本事,就會被看不起,繼而影響全劇組人的信心。

如果連導演都那樣了,拍出來的電影能是好片子嗎。

既然是爛片,那麼隨便搞搞不都無所謂?

好在陳天都是真才實學,幾個鏡頭的交代都很準確乾練,你問什麼他都能指點一二,剩下的交給專業人士就夠了。

看著攝影師、演員各就各位,等待著他發號施令,陳天都心中的激動難以言表,想想以前那悲催的跑龍套打短工劇組生涯,還在上學時候,就不論寒暑的默默跟著一個又一個的劇組走南闖北,為的不就是有一天能親自執掌導筒嗎。

現在,他終於能夠站到監視器的後麵,掌控著一切,隻要把電影拍好,他就不需要再等人給他機會,他的機會,將來就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樣的感覺真好!

查理茲-塞隆、凱特-貝爾賽金、範-迪塞爾、傑弗瑞-卡森伯格、攝影師、燈光師、收音師……片場所有人的焦點都集中在他的身上,陳天都深深呼出一口氣,語氣平淡道:“開始吧。”

“《第六感》第一組鏡頭第一幕,a!”場記大聲打板,正式開拍。

燈光瞬間暗了下去,第一個鏡頭,就從黑暗中一點逐漸亮起的昏黃鎢絲燈開始。

這是一個地下酒窖,查理茲塞隆穿著長裙踩著高跟鞋,踏過木樓梯出現在鏡頭中,她是來地下室取酒的。費城的冬天還是很冷的,她選了半天,陡然打了個哆嗦,抓了一瓶酒快步跑上樓梯。

兩個鏡頭的構建,一個在木架後麵,一個在漆黑的門裡,正好拍出查理茲照在斑駁牆壁上的影子。

來回切了兩次,艾曼**操作起來駕輕就熟、毫無壓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