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正在拍攝《臥虎藏龍》的袁禾平導演,被《東方日報》記者采訪,“追問他因為《黑客帝國》的動作風格而在北美大火,有什麼感想。”
袁禾平啼笑皆非,想他這麼大一把年紀,從1970年就開始擔任電影的動作指導,幾十年過去了,反而因為這部《黑客帝國》而在美國大火,不得不讓人感慨,也有一些唏噓。
香港人如此追捧這部好萊塢作品,雖然讓人有些痛心,但近十年來香港電影創新的速度遠遠跟不上觀眾們的好奇心增長速度。每年四五百部電影,往往前年一部電影熱賣,下一年裡至少也會出現一二十部跟風之作。後世港片的沒落,說是自我毀滅、自食惡果也不為過。
李案也恭喜八爺,“大火是好事,火的正是時候,正好我的《臥虎藏龍》也借你的光,大火一回。”
……
連《大西洋月刊》這樣的大報,也在娛樂版麵評點,“在這一部電影裡,他向我們證明了他的編劇能力、執導能力、製片能力,‘我不隻是個隻會拍恐怖片的華裔,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同樣是個功夫小子。’走進好萊塢的所有中國明星,都不約而同的會幾招功夫,如今輪到了聖誕陳。用前途無量來形容他,已經有點蒼白了,也許我們可以期待更多,安靜地看看他能搞出什麼樣的成績吧!”
還有對電影入魔般鑽研的人,譬如《芝加哥太陽報》的這位叫約翰-麥卡隆的影評人,就大肆從哲學角度評點電影,“一千個人看,就有一千個黑客帝國。每天早上醒來,鏡子裡那睡眼惺鬆的人真的是你嗎?你是否有一種莫名的空虛感,你所知道的事實是真實的嗎?一切的一切都將慢慢揭曉……”
他分彆從“愛麗絲夢遊仙境”“賽博朋克”“笛卡爾”“基督”“康德”“馬克思”“先知”“蘇格拉底”“三位一體”“烏托邦”“柳生家族”“道”等26個哲學思想來解析《黑客帝國》的內涵,楞是從a數到z,直看得陳天都目瞪口呆。
一部耍酷的科幻題材電影,充其量也就多了幾分闡述虛擬現實的環境和抉擇,有一些讀聖經的思考。竟然能被影評家借題發揮洋洋灑灑的寫出那麼多的東西來,來他這個始作俑者都隻能豎起大拇指來,說一句“你太有才了”!
這哥們真想多了!
陳天都拍這部電影純粹是因為喜歡,鞏固他在美國剛剛擁有的一點影響力。不過外界愛給他帶高帽子,他也不會站出來辯解什麼。越是有“內涵”的電影越容易獲獎,也許明年還能在奧斯卡上走一遭呢,雖然期望不大但多一個獎杯他身上的光環就又亮一些,總歸是好的。
有人讚美自然也有人批評,而批評的內容大多都幾乎相同,“看不懂”、“不知所雲”、“全當爆米花電影看了”“故作深奧”……
但是好評的依舊占據絕對主力,有人看不懂,自然有熱心影迷主動為他們辯解。
“這部電影幾乎完全架空了以往電影的概念和模式。它重新設計了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有自身的規則,自身的運行機製,甚至有自身的物理現象——被稱作是‘反物理’——比如直升機撞玻璃樓時,玻璃樓並不是像平常那樣直接碎裂,而是激起一層波浪,向四處漣漪,然後從撞擊點開始向外逐層碎裂,確實是個全新的視覺效果,再加上靈一個被無數人稱讚的經典‘子彈時間’的概念,使得這部電影完全打碎了觀眾的想像框架。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在觀眾中出現了‘看不懂’的抱怨……”
比之美國人喜歡深究,韓國人看得倒頗具喜感,“尼奧的感情好韓劇哦,要吻不吻,幾次表白都被外物打斷,完全跟韓劇一個模子嗎?”好奇的韓國網友,看到這評論然後對比電影情節,發現還真有點像。
紛紛擾擾的一周過去,《黑客帝國》次周的票房成績,矩陣電影工作室在周一上午拿到了手。
周五上座率達到75%,周六70%,周日65%,隻這三天就再次斬獲5200萬美元,一周累積收獲8850萬美元。加上上周成績,北美票房在次周成功破億,達到14,938萬美元。海外部分地區上映,本周斬獲7250萬美元。海外市場上,日本依然是最大貢獻地。
如此算來,電影的全球票房,已經突破兩億數額。
這個成績,直接讓《黑客帝國》在北美年度票房榜前十中穩占一席。算上去年,那麼出道兩年的陳天都就已經兩度奪取年度票房榜前十位置。
而這個成績隨之公布出去後,又能在潛在影迷行列中引發什麼反響,就隻能待下周才見分曉了。
(沒錯,“亂碼70k”同學,光棍節加更,你猜對了。。同樣跟老驢一樣坐在電腦前的光棍們,投幾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