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1999年一些好萊塢大牌明星的流年不利,陳天都的大紅大紫似乎更有了映襯。。。
像同屬“兩千萬俱樂部”阿諾德-史瓦辛格和湯姆-漢克斯便成了一對難兄難弟。史瓦辛格息影兩年後推出的《魔鬼末日》簡直是惡評如潮,6000萬美元的票房成了該片所能逾越的最後一關;湯姆-漢克斯的《綠裡》儘管票房不夠理想,但好在熱評如潮,儘管這部長達3小時的影片使得一些觀眾不買賬,但漢克斯卻有望在今年奧斯卡典禮上出出風頭。
可是偶像派的布拉德-皮特便沒有這麼幸運了,他的《角鬥俱樂部》被指過於暴力、血腥,票房大受影響,這部福克斯公司寄與厚望的影片僅收入了3500萬美元。1997年的《心靈捕手》使馬特-達蒙和本-阿爾弗萊特名利雙收,晉升為好萊塢一線金童子,不過1999年兩人合演的《教義》卻因拿《聖經》開涮而引起宗教界的不滿和指責,3000萬美元成為他們“怒犯天條”的最終結果!
儘管有朱迪-福斯特與周運發的精彩出演,《安娜與國王》上映第一周也隻收入了500萬美元,遠低於周運發赴美首拍《替身殺手》開畫時的800萬美元,福克斯這部耗時8個月、耗資8000萬美元的重頭戲前景一片暗淡!
而在1998年因《泰坦尼克》紅遍世界的迪卡普裡奧,1999年僅主演《海灘》一片,且上映日期不斷後延,目前已改到2000年。1999年,他除了為娛記們製造新聞外,基本上是在“享受生活”,而關於他參演《教父》第四集和《星球大戰》第二集的兩條最具爆炸性的新聞,最終也被證明是空穴來風。
其他倒灶的明星還有羅賓-威廉斯(《騙子賈什伯》)、約翰尼-德普(《宇航員的妻子》)、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十三勇士》)、哈裡森-福特(《驛動的心》)、布魯斯-威利斯(《我們的故事》)、艾爾-帕西諾(《內線人物》)、凱文-柯斯特納(《為愛遊戲》)等等。
兩年時間一對比,陳天都都是穩占年度票房榜前三的“好漢”,而且他身兼編、導、演三角,才華橫溢,如此似乎更顯得他的走紅是真才實乾。
那麼作為最當紅的炸子雞,如今的陳天都又身處何處呢?
香港國際機場,自去年7月被啟用至今,一直頗受好評。這天天還未黑,有人豁然發現機接機的人群中多了一些熟麵孔。那戴黑色棒球帽的中年人,可不就是“八爺”袁禾平嗎。有旅客正猶豫要不要上前去索要簽名時,陡然發現,他後麵還有一個更大牌的帥哥,竟然是劉徳華!
他們在等什麼人?
“各位旅客,從洛杉磯飛往香港的航班就要到了,請各位機組人員做好接機準備……”機場中適時響起廣播,劉德華問道:“就是這趟航班吧?”先到一步的孔乙己回答道:“應該沒錯的。”
隻見天邊一艘飛機呼嘯而至,落在機場跑道上。片刻後走下一群人,陳天都打扮的很低調,在飛機上還是被空姐給認出來,用英文跟他打招呼,“陳先生你好,我是你的粉絲,請問可以幫我簽個名嗎?”
陳天都笑著接過紙幣,道:“可以跟我說中文,是簽這裡嗎?”
他爽快的簽完名,然後又陸陸續續來了好幾趟空姐,他全都一一滿足願望。
到達香港機場後,他將帽子戴在頭上。香港風大,又戴上墨鏡,簡單的風衣穿在外麵,並不惹人眼。隻是同行的幾個老外大包小包,將他圍在中間,反而更加引人注目。
孔乙己老遠就在招手,“這邊,這邊。”
陳天都這才看到八爺居然親自來接機,隨行的還有劉德華,真是受寵若驚了。快步走上前去與眾人打招呼,“八爺,風這麼大您老還來,李案導演的電影拍完了?”跟他擁抱一下後,隨後又與劉德華握手,“你好,劉生,很高興見到你。沒想到你會來機場接我,讓人受寵若驚啊。抱歉,我的粵語不太流利。”
劉德華笑道:“你好陳生,你的粵語已經不錯了,如果說不慣粵語還是直接說國語好了。我對你可是耳聞已久,正好閒著就跟著八爺過來了。叫劉生太生分,還是叫我華仔吧。”
“那就叫華哥吧,你也可以叫我名字,天都。彆叫英文名字就行了,‘聖誕’隻是當時隨口起的,英文說起來還沒事,中文叫起來有點憋口。”他小小的開了個玩笑。
“嗬嗬,天都,怎麼會。”
那邊被風吹好久的八爺說話了,“臭小子,彆唧唧歪歪了。讓老人家在一邊吹風還有咩公德心啊,快點上車走吧。”
“上車吧,上車吧。”孔乙己那邊也招待眾人上車,“東西都放後座,車隻來了五輛,大家都自己擠一擠,開車就好了。”
“孔經理,太摳門了吧。我們這麼多人居然隻叫五輛車。”牛英英跟孔乙己開玩笑道。
“嚷嚷個鬼呀,車子一開就好了。這裡也不是我的地頭,什麼時候到燕京,想來幾輛車就幾輛。”孔乙己訓斥道,幫忙將最近發福的化妝師格裡格-卡農塞進車裡,“彆推彆推,我自己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