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戛納電影節其實對好萊塢來說有點兒尷尬,法國這邊正熱熱鬨鬨地大張旗鼓辦電影節,好萊塢這兒,卻隻是象征性地去租個攤位,散發宣傳品。
過去,好萊塢大片廠在戛納花個上百萬美元宣傳費去辦一場超級派對的事跡,恐怕將成為曆史了。
今年,參加戛納電影節的最大型的好萊塢商業電影,就隻有布萊恩-德-帕爾瑪所執導的《火星任務》,《無間道》可不算是好萊塢電影,也沒有大片的規格。但是,全世界許多人都想要先睹為快的電影《職業特工隊2》,卻在戛納缺席了。
為什麼缺席呢?
正所謂“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大型商業電影如果來到戛納首映,卻被影評人罵得一文不值、弄得滿身腥味回家,那可真是得不償失,因小失大。
好萊塢因此而學會了跟戛納保持距離。
發行《職業特工隊2》的派拉蒙電影公司,或許是從《哥斯拉》的身上學得的教訓。當年《哥斯拉》在全世界影壇都被炒得火熱,於是派拉蒙電影公司花了大筆大筆的鈔票,在戛納搭建大型活動看板、舉辦極盛大的首映宴會,但是,影評人卻完全不買帳:當電影首映之後,有關《哥斯拉》的惡劣評價接踵而至。
所以,今年大片廠們根本沒想到去戛納宣傳。
派拉蒙的某個消息來源告訴記者說:“我們根本想都沒想,完全沒有考慮要去戛納做宣傳。當一部續集電影已經擁有那麼強的人氣時,我們沒有必要先跑到戛納去做首映。”
宣傳功能減弱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才造成陳天都帶著凱特去,就堂而皇之成了今屆的“最人氣”。
而這還不是最糟的。
根據最近一期《好萊塢記者日報》的報導,贏得戛納電影節的最高榮譽“金棕櫚獎”其實對電影的商業利益並沒有什麼幫助。根據統計。過去四部曾贏得金棕櫚獎的電影,在美國總共才贏得100萬美金的票房成績,平均每部才25萬。
錢途減弱了。才是最令人擔憂的。每年那麼多製片商跑到戛納,可不就是懷揣著鈔票要購片嗎。如果片子不賺錢。未來如何可想而知。
當然,我們可以說:電影節是為了純粹的電影藝術而存在,不應去考慮商業價值。不過,仔細想想:如果大張旗鼓地辦一個電影節,結果沒人有興趣去的話,那也決不是件好事情。
感覺上戛納電影節在某種程度上很像某位歐洲電影大師,屬於真正的“最後的貴族”。然而近年來由於缺乏上上之作而明顯在走下坡路,人們期待大師手筆卻怎麼也期待不出來。難免議論紛紛卻忍不住依舊對他寄予厚望。
那麼《無間道》萬裡迢迢跑到法國去掙口碑的選擇是錯的嗎?絕對不會!
《哥斯拉》收獲惡評,是因為它本來就爛。
久聞其聲不見其影的《無間道》隻排映一場,卻收獲無數好評。這些媒體的良好影評,就是這次戛納行的最大收獲。
硬件宣傳上老牌派拉蒙的實力自然毋庸置疑,《無間道》本就是要往戛納一炮而紅的,現在正是炒作時。於是趕緊發動渠道功能,次日在各大紙質媒體上,開始紛紛刊登陳天都新片在戛納入圍主競賽單元,上映後取得好評無數的消息。
其他渠道,也爭相為最後的上映做出一搏。
《無間道》官網上幾乎呈了lo色r的俱樂部。此時的新鮮感對於網民而言已經不太明顯了,每天卻依然有固定的id登陸網站,習慣性瀏覽那些讓人笑爆的方言罵聲。也隨時會出現新麵孔被網站所吸引。走了一批來了一批,這就是宣傳。
陳天都新打入一筆1000萬美元的款項入穀歌賬戶,感覺有點捉襟見肘,還要投資電影,剛貸完款,他也不寬裕啊。
但穀歌如今正是發展的最好時期,市場搶占如此迅猛,他不得不投入其中。好在時至五月,他去年提出的目標已經基本實現。雅虎也默認穀歌為搜索工具。
待他們反應過來要做自己的搜索時,已經為時已晚。
這時候的穀歌訪問量可絕對不低的。唯一還掛在網站一角的小小鏈接,自然隨之訪問量迅猛飆升。上過穀歌的。大多數都進過這個網站。有時候挺奇怪,穀歌乾淨的頁麵為什麼要掛上這麼一個不倫不類的廣告鏈接。
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陳天都還是這個網站的老板,恍然幾秒後不僅嘖嘖稱奇,“副業乾得不錯呀。”
各種千奇百怪的詞彙,換做一個不常說粗口的人偶爾爆出這麼幾句,彆說,當你脫口而出的時候,還真有種爽快感。
“對生活不滿,你就罵出來。罵完了,繼續好好生活!”
這是官網一條新的引導標語,每天都有人在做後勤維護網站。
然後這一天,一些網友點開網站的時候,忽然發現了倒計時牌子。
這自然是慣用套路,從《黑客帝國》時候就有的程序,《無間道》的上映倒計時。官網上也多出了許多媒體評論,全是電影戛納行之後的媒體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