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打賞)
而在網絡上,風向由“聖誕陳該拿這個獎”變成了“聖誕陳是否該拿這個獎”的探討。
美國人大多都是從小就接觸政治,大部分人都非常有政治主見,他們喜歡討論什麼事情應該和不應該,有時候一家人裡有民主黨和共|和黨兩個對立的階級,而對於各自喜歡的事情也自然會有所不同,這是他們的民主。
關於此次奧斯卡最佳導演的討論,超過了其他任何獎項的關注度。支持的網友粉絲自然是高呼勝利,不支持的則開始表示不滿和質疑,這個獎頒給聖誕陳究竟是為了轟動還是什麼?
“就電影而論,我承認《毒品網絡》、《臥虎藏龍》都是優秀的電影,可誰能告訴我《無間道》不夠精彩嗎,否則他也不可能在北美取得那麼高的票房和評分。我想不出聖誕陳拿這個獎有什麼不妥,難道是因為年齡?”芝加哥論壇上有人在激烈的討論。
“的確《毒品網絡》索德伯格等了11年,今年又陪跑了。可是奧斯卡陪跑的多了去了,馬丁斯科塞斯還沒有奧斯卡小金人呢。憑什麼該讓年輕為他買單。”雅虎的電影論壇裡,也有用戶如此評價。
“作為一個年輕人,他的確做的很棒。”穀歌裡搜索的熱門詞彙“奧斯卡”、“聖誕陳”一夜之間直上搜索熱榜第一位,關注度超過了“美國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改選中落選”的新聞。
“好萊塢繼英國幫、澳洲幫、新西蘭幫之後,又要多出一個華人幫,聖誕陳就是華人幫的領頭人。”
最近幾年好萊塢卷起了“澳大利亞幫”、“新西蘭幫”旋風,譬如羅素-克羅、“金剛狼”休-傑克曼、希斯-萊傑、娜奧米沃茨等人都是澳洲幫的代表;英國幫就不必敘說了,太多。
如今好萊塢華人的身影越來越多,辰龍和陳天都的電影票房都還不錯。作為導演。陳天都、李案、吳語森即使在好萊塢也是妥妥的大導演,這樣的陣容,的確讓華人幫壯大了起來。稱得上是個“幫”了。
有支持的聲音自然也有反對的聲音,他沒得獎之前。還是風平浪靜,可陡然得獎,這些反對聲音就瞬間從各地爆發出來,而且言辭頗為激烈。
“奧斯卡是怎麼了,隻是仗著他年輕他是個亞洲人才要將獎頒發給他嗎,如果這是為了吸引眼球,那麼好吧,他們辦到了。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他。”克魯斯文恩寫道:“我就是不喜歡看到他將索德伯格比下去。”、瑞秋馬科寫道:“那幫記者把陳天都打造成了一個奇跡,我從來都不看他的電影。”、有種族者乾脆喊道:“中國佬,滾回自己老家去吧——”……
這裡是網絡,誰也不知道對麵是一條狗。
如果是實名製,恐怕這些種族分子還會收斂一些。哪怕陳天都做的再多,也改變不了國家主義的形態。有對抗,自然也有華裔在大力支持,在雅虎論壇的投票調查中,陳天都拿到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有超過五成投票者認為滿意。四成反對,隻有一成是無所謂。
這涇渭分明的投票,可真讓人記憶深刻。幾乎是楚河漢界了。
當然奧斯卡可不是陳天都的個人秀,茱莉亞封後、羅素稱帝還要遭綁架威脅等等都是話題。可這些改變不了陳天都成為了本屆奧斯卡最受矚目焦點的事實。這個平時低調外出,低調工作的人,在這一年突然變成了最受人關注、最具有話題的人物,全世界的影迷粉絲都在認識了他。
但無論民意如何,支持也好,反對也罷,結果都不容更改。
奧斯卡之後許多天,整個洛杉磯依舊是慶祝的天下。每天都有幾十個派對邀請函送到陳天都手上。明星、名人、名媛、嫩模都靠這些秀場過日子。有名人出沒的地方,自然少不了記者。大堆的媒體記者到處拍照采訪。無論是新華社、美聯社、路透社這樣的龐然大物,還是一些時報、紀事報、娛樂小報、娛樂網站等。都在隨後的一周之內,報道各種話題和照片。
導演索德伯格的好友喬治-克魯尼在一次接受采訪時說:“對於本屆奧斯卡,非常恭喜茱莉亞羅伯茨拿到影後。其餘的我不想做更多的評價,因為那就是奧斯卡,在答案揭曉之前,你永遠也不可能猜到結果。但是斯蒂文應該得到那個獎的,他是那麼的優秀。”言外之意,陳天都比不了索德伯格。
他剛剛還和索德伯格、布拉德皮特合作,完成一部超重量級明星電影《11羅漢》,準備今年聖誕放映。到時候將與《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直接撞上。
記者當然想找陳天都回應一下,可惜奧斯卡一過,就找不到他的人了。
陳天都也是通過報紙看到這樣的消息,很不以為然,美國每天都有各種嗆腔,麥當娜還被嘲諷演唱會出車禍呢。邁克爾更是被眾多脫口秀調侃,戀|童|癖。陳天都在《黑客帝國》中的表演,也時常有人評價,認為他是麵癱新一族的代表。
這就是好萊塢,如果他回應一下,雙方炒起來,肯定會連續好長時間占據版麵,就像《速度與激|情》一樣。可那不是他的性格,隨他去吧。他與索德伯格的戰鬥今年還沒完,待的電影上映,將再次來一場超重量級的較量。
許多人都在為索德伯格叫冤,其實今年最冤的還是雷德利-斯科特。誰能說《角鬥士》不精彩?卻一樣以數票之差落選。
據奧斯卡統計透露,最佳導演投票排名,第二的還不是索德伯格而是雷德利,這個結果讓支持索德伯格的人有些尷尬。
雷德利心態就很好,他接受采訪的時候笑著表示,“今年不行,明年再來。”
這話看似非常自大。有預定明年奧斯卡的嫌疑。可他有這個資本,《黑鷹墜落》日前在洛杉磯舉辦了一場媒體點映,口碑出乎預料的好。這部電影是根據同名改編而成。也是1993年真實戰役改編而成。描述1993年索馬裡戰爭,美國陸軍因為情報錯誤而與索馬裡武裝民兵進行持久的巷戰過程。
據觀影媒體評價:“這裡沒有《拯救大兵瑞恩》的煽情回憶。也沒有《現代啟示錄》的痛苦反思,有的隻是戰爭,真實而殘酷的戰爭……”
一致的媒體好評,讓無數影迷備受期待。
好奇的陳天都稍微搜索了一下,不搜不知道,一搜嚇一跳,這部電影真是夠凶猛的。作為一部戰爭電影,他們將巷戰描寫的無出其右的殘酷。可他並不喜歡這個故事。非常不喜歡,頂多是為美軍做宣傳罷了。
當時,美國政府決定派兵到索馬裡首都摩加迪沙協助提供大饑荒下的援助物資,以及捉拿索馬裡軍事政府的兩名高級將領。按原定計劃,這隻是由陸軍遊騎兵部隊和三角洲部隊及部分海豹突擊隊員共約150人於1小時內執行完畢的小任務,不料遭到當地軍隊的偷襲,竟演變成一場長達15小時的困獸之鬥。兩架運送美軍的“黑鷹直升機”被擊落,第一架墜落飛機的駕駛員死亡,機工長重傷;另一架的駕駛員落入敵人之手,最終通過談判救出。美軍在此役打了一場慘烈的戰鬥。共戰死十九人,受傷七十多人,是美軍自越戰以後傷亡最慘重的一次……
可是這件事之後。美國就撤軍了……一個月之後就是死了一百萬人的盧旺達大屠殺……
對於美軍這種隻管殺不管埋的舉動,其實對於當地人而言,跟南|京|大|屠殺的日|本|鬼|子沒區彆。電影是好電影,但是他不喜歡!
外界沸沸揚揚,《黑客帝國》劇組的拍攝卻有條不紊。
曆經五個多月的拍攝,現在這部電影終於要進入殺青階段。
經常一場史無前例的飛船與機械烏賊的大戰,錫岸的局勢越來越危險,議員及指揮官相繼陣亡,機器的攻擊卻絲毫沒有因為人類的反抗而減弱。
此時。被叛徒射瞎雙眼的尼奧,依然想通過希望去實現預言。
這時。特工史密斯控製了先知,並變得越來越強大。威脅到了整個“母體”的穩定。在前往機械城市的途中,飛船遭到電子烏賊的突襲,崔妮蒂也遭受重傷,陷入瀕死狀態。重傷的尼奧必須要麵見機械帝王,要救崔尼蒂也要救錫岸。
而他的籌碼,則是消滅超級病毒史密斯。於是,“母體”又麵臨著一次翻天覆地的“重載”。最終的結果,尼歐利用自身複製了史密斯,然後啟動自毀程序,在史密斯“不,這不公平”的大喊中徹底刪除,隻餘下一個祭祀倒在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