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七章:豪門之始:陳氏家族基金會(1 / 2)

大片時代 老驢東來 5117 字 11個月前

陳天都陪著父親隨口聊了些生意上的事,陳永平道:“院線的牌照算是落定了,估計過了這一段就會有結果。∷,..影院建設的事情,也已經完備,試營業效果很好。具體的院線開業,就等著找個合適的時間讓京城裡的第一家影城開業。”

“第一期的矩陣商業廣場影院,有多少家了?”

“十五家,107塊大銀幕,最小的也有六廳裝潢,地理位置全部分布在全國一線大城市。這個規模,作為私營院線,絕對是國內第一。”陳永平喝了一口茶,道:“不過院線開起來是沒有問題,可興旺就不用想了。國內觀眾還沒有培養起看電影的習慣來,帶動起來的人流還不如商場客流。”

這個問題陳天都也無法可為,這是一個亮相矛盾的問題。作為一個電影人,他當然希望院線多照顧國產電影。可作為院線老板,卻非常期待有更多的賣座好萊塢大片被引進,哪怕引進賣座港片也好,省的那些電影院常常空曠沒生意。

儘管日後內地電影公司靠著人脈關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壟斷了院線優質檔期資源,一度將引進的美國大片排擠到無論場次、上映日期跟放映銀幕都遠不如本土製造。

然而美國大片依舊在最劣勢中靠著一部接一部的優秀電影,不斷擊潰大陸電影人的壟斷跟掣肘,令越來越多的影院與本土電影製作公司離心離德,即使雙方多為國字號編製,但在利益的驅使下。大陸影院最終還是倒向了美國進口大片。主動為其提供更多優質的場次與檔期。

但他更知道。隻要國內開了院線改革的大門,以後國內電影票房將會逐年翻著倍往上翻。再苦,也就這麼幾年而已。

陳天都看出他們的信心不足,給自己老爸和二叔堅定了一番信心,提醒他們,商業廣場以影院為核心的策略是如何如何的錢景無量。哪怕兩人依然半信半疑,可這方麵最終還是陳天都說了算,他才是專業的。

“爸。二叔。家裡生意越做越大,今天也正好家裡人都在,我有個想法想提出來。”

陳永和大概猜到他的想法,對這種事他隻能鼓勵,“想說就說吧,一家人,那麼正式乾什麼。”

陳天都笑了笑,示意林芝玲將資料拿出來。

“這是什麼?”陳永平好奇翻了一下。

陳天都解釋道:“是這樣的,家族裡生意開始不再局限與娛樂行業,地產、商業、甚至以後還會有汽車、手機、it網站都行業。親兄弟還明算賬。如果現在不做好規劃,等將來攤子更大了就更不好分算。”

此話一出。小客廳裡頓時靜了靜。連不管事的爺爺、奶奶都瞪大了眼睛。

奶奶對這個孫子由衷的感到自豪,道:“我們家已經到了要組件家族基金會的地步嗎,真是個奇跡,感謝上帝。”

居然是家族基金,這可大大超出預料。

家族基金(family-foundation),主要指資金的主要來源於同一家族的多個成員的基金,不管以信托形式、離岸公司形式,還是以單一戶頭或銀行賬戶形式存在,都可以統稱為“家族基金”。

家族基金的概念在歐美國家比較流行,在中國才剛剛起步。

而美國的家族基金又有不同,他們起源於鍍金時代的富豪家族,包括摩根,洛克菲勒,卡內基,梅隆等超家族,甚至需要為管理和傳承家族資產成立的家族辦公室。

按照購買力計算,這些家族才是真正的富豪,而他們的家族,則被人稱之為豪門。如果祖上有爵位,可以世襲貴族,那地位就更高上一籌。

而個人富豪,譬如比爾蓋茨、巴菲特等人的資產,要遠遠落在他們後麵。兩個世紀以後,雖然這些家族已經沒有超級富豪了,但是這些家族掌控的總資產還是要以百億計。而這些家族能夠幾代傳承超越世紀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的家族財富都是通過家族基金的方式集中管理的。

陳永和道:“對這方麵,我們都不太了解。這個家,可以說是你打下來的,有什麼想法你接著往下說。”

陳天都也不賣關子,道:“沒錯,我打算立一個家族基金會,對家裡未來幾代甚至十幾代以後的事業做出一個長遠規劃。”

“中國有句古話,叫富不過三代。而在歐美,真正的富豪家族,他們隻會越來越富有,三代而窮的事情卻很少發生。蓋因他們對未來的資產有著非常科學的管理。我們家裡未來的那些晚輩,像盟盟他們也長大了,或者未來我的孩子,盟盟也結婚生子,如果下一輩的年輕人想要出來創業,隻要申請通過,都可以從這個基金會裡領取到一筆錢創業。”

“這麼做,也可以避免成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好吃懶做、胡作非為的富二代,從根本上培養他們的個人能力。即使創業失敗,也會有失敗次數限製。如果多次失敗,那就乾脆的回家做一個普通人,每年依然可以從這個基金會裡領取到一筆不菲的生活資金,過日子絕沒問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