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陳天都是一個高產的導演,保質保量。
當然,這些數據都是不計算通貨膨脹的,如果通貨膨脹換算之後,斯皮爾伯格的北美票房直接飆升到70多億,平均2.9億,那就沒得玩了。
而在全球導演票房榜單上,陳天都已經拿下58億美元票房,距離“斯神”的全球86億也尚有不少差距。
這也是媒體為陳天都樹立的一道標杆,看他究竟什麼時候能夠創造新的票房紀錄。
這一輪不在計劃中的炒作,隻能被動的接受,但也讓《加勒比海盜》的關注度提高了不少。在imdb-top250榜上,《加勒比海盜》仍然迸發著匪夷所思的能量,以8.6分穩坐首位(594.588位評分用戶):爛番茄新鮮度慨85%。
有人歡喜有人愁,而且是很愁的迪士尼在重新向矩陣拋出橄欖枝之後依然沒有等到矩陣的任何回應,這已經不是打臉了。而是在鞭笞。“矩陣到底怎麼回事。是沒人上班還是故意裝聾作啞。催一催他們,任何條件都……都可以坐在談判桌前協商。”迪士尼ceo艾格十分不滿的催促下屬。
於是再一次的發出意向函,這次矩陣終於回話了,“經過我們多日來的商議,《加勒比海盜》續集的宣發上可以與迪士尼合作,但必須矩陣占據主導。如今海盜品牌已經打出名聲,隻要不是傻瓜,就不會將大好局麵拱手讓人。至於迪士尼樂園加設‘加勒比海盜樂園’。矩陣舉雙手歡迎,還可以給個優惠價。但在中國已經建立起來的海盜園不在此列。”
看到這張回函,艾格終於鬆了口氣。矩陣終於體會到了沒有大公司助力的困難,否則海外發行也不會拖到美國本土上映兩周之後才開始上映。迪士尼倍感可惜,如果由迪士尼來宣發的話,也許現在票房已經突破八億了。
迪士尼以最快的速度組建了最頂級的談判隊伍,與矩陣展開磋商。
另一個好消息是《海底總動員》的全球票房也終於突破7億美元大關了,他們立刻迫不及待的向外界公布了這一消息,決不讓七億美元的榮耀儘歸矩陣獨享。而且《海底總動員》所表現出來的長期放映口碑,讓海外票房擁有更多的憧憬。專業預測機構預測,也許這部動畫片最終會超越八億美元。
唯一有些可以。這是皮克斯的又一次勝利。迪士尼一直想乾預皮克斯的運營,皮克斯內部卻對此非常抵製,《海底總動員》的成功,讓他們擁有更堅強的底氣與迪士尼高層叫板。
8月3日~10日一周內,《加勒比海盜》上映的第五個周末,北美跌幅隻有20%,再次拿下1640萬美元票房,超越上周冠軍的《美國派3:美國婚禮》1510萬美元。
8月10~17日上映第六周周末,依然拿下破千萬成績的1180萬美元,北美累積35600萬美元。
8月17~24號上映第七周周末,北美終於跌破千萬,創收850萬美元,北美累積36870萬美元。第八周8月24日~9月1日美國勞工節期間的這個長周末裡,《加勒比海盜》再次逆襲破千萬票房,創收1350萬美元,也將北美總票房推到38570萬美元,距離四億高度已經不遠了。
觀眾再次散發海盜餘熱,回籠觀看第二次的大有人在。這一波逆襲居然發生在上映第八周之後,雖然有節日假期的緣故,卻也搞得全美媒體七暈八素的,“這海盜究竟還要在top12榜單上待多久才肯下去?”
其實,又何止全美呢?
全球的《加勒比海盜》熱潮亦在繼續!
第二周依然狂收1.08億美元之後,此後的跌幅就沒有超過40%的門檻,而且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六周。海盜們揮舞著大砍刀,各種搞笑與奇幻上演,依然在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銀幕上儘顯。
毫無疑問,《加勒比海盜》表現出了海外遠高於北美、近年來全球商業最成功影片的資質!
數周的放映,讓海外票房累積達到5.86億美元,但也比北美市場更早的接近尾聲。畢竟全球隻有一個北美市場最是成熟,各地的影院與製片方票房分成的不同,也造成無法讓這部電影長期持久的上映。
幾個票倉地之中,除了日本還有餘熱之外,其餘地區均是寥寥。但積少成多,這麼多票房市場,一家收個百十來萬,累積起來也會形成大票房。但最終能否達到海外6億美元票房呢……
在這個問題上,幾乎所有專業預測機構,都給出了準確的答複,“海外6億美元沒問題!”
問題在於北美,如果北美能破4億,那麼這將是陳天都第三部全球破十億美元的電影。
而這三席之中,陳天都將獨占兩席,與“卡神”分庭抗禮。(。。)</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