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倩今年十七歲,張凡大學的一名學生。在上大學前,於倩是家裡的掌上明珠。
家庭條件優越,長相美貌,學習也好。可以說是標準的白富美。
不過白富美都有白富美的驕傲,有白富美的矯情。富家小姐的那身毛病,在於倩身上同樣體現的淋淋儘致。
雙手不沾陽春水,用這句話來形容於倩絕對非常的合適。在上大學之前,她自己連自己的襪子都沒有洗過。
驕傲,蠻橫,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曾經無數次把母親氣的躲在被窩裡哭泣。
對於自己的女兒最後選擇上張凡大學,趙英是又欣慰又擔心。欣慰的這所大學的軍事化管理可能會讓自己的女兒發生改變。
不過她有擔心自己的女人在學校裡受罪。張凡大學要求可是非常嚴格的。平時上課的時候,家長如果沒有什麼重要事情根本就不能進去探視。
不僅如此,任何的私人物品都不得帶入學校。跟送進軍隊一樣,趙英能不擔心嗎?
這一年來,雖然母女倆經常通電話,但是通電話的次數並不多。不僅如此,在第一年的寒假,趙英也沒回家,而是去參加了學校的社會實踐,過年都在山裡過的。
放暑假了,於倩沒有通知家人來接自己。而是自己買了一張高鐵票自己回家了。
這一年來,在於倩的身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學校的這個大熔爐內,她從一個驕傲蠻橫的富家女,變成了一個能夠自立,有愛心有責任心的姑娘。
特彆是寒假過後,她的變化更大。寒假的時候。她沒回家,而是跟著張凡慈善基金會的誌願者去了貧困的涼山地區。
親自去幫助那些貧困的孩子,親自體驗了一下那些孩子們的生活。寒假的生活對她感觸很大,也正是這個社會時間,讓她徹底的改變了自己的心態。
以前她總是埋怨,埋怨自己的父母總是在忙。忙著掙錢,忙著應酬,對自己關愛太少。
但是在涼山地區,她才知道什麼叫做留守兒童。看著那些孩子渴望的眼神,特彆是在過年後,他們的父母離開家去打工的時候,那些孩子撕心裂肺的痛哭聲,讓於倩哭的稀裡嘩啦。
每一個孩子都想要父母陪在身邊,但是父母又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涼山地區的父母,他們不出去打工,就沒錢,沒錢甚至連飯都吃不飽。
他們也想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但是現實卻很殘酷。他們必須去外麵工作。
不僅如此,在這裡還有很多沒有父母的孩子。和他們相對比,自己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隻有經曆了一些事情,人才會學會反思。於倩這個聰明的孩子也是如此,反思之後,她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有多麼不容易,她才理解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對父母的傷害有多大。
所以這個暑假,於倩沒有去社會實踐,也沒有去做暑假工。而是選擇回家,好好的幫父母。
這是於倩第一次一個人做高鐵。以往不管去哪裡,總是有人陪著,像個孩子。
買票,坐車,從中州市回到燕京,隻需要三個多小時。
家裡沒人,這個時間父母還在忙。父母下班的時間一般都在晚上九點多。
於倩的家裡是做服裝珠寶生意的,僅僅在燕京就有十多家品牌店,全國的店麵加起來有數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