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了一圈,張凡滿意的從車子裡出來。雖然是純電動車,但是駕駛感覺卻沒的說,還是那種跑車的感覺。
再配上這漂亮的外形,確實是無數人夢中的那輛車。
“這輛車配的什麼電池?”
張凡好奇的問道。
“一共兩種電池配置。頂配車型配備全固態電池,綜合續航裡程達到1200公裡,普通版本的配備鋰電池,基本續航裡程700公裡……”
負責人認真的說。車子也有高低配之分。一分價錢一分貨。頂配車型,不僅僅配備的電池是全固態電池,電機也是最好的電機,而且功率相對要大不少。
同時車身材質也不同,很多地方都采用碳纖維,這樣就降低了車子的重量,增加了車子的性能。
“產品定位呢?”
張凡繼續問道。
“還是競爭保時捷。不過現在我們為難的是國內售價。”
負責人的話讓張凡點點頭。國內首家是他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和保時捷需要進口不同,現在收購特斯拉收購了瑪莎拉蒂。按照計劃,新的瑪莎拉蒂首先就是在華夏生產並且出口到全世界。
意大利工廠要升級,短時間內還不能生產車型。這樣一來,國外的售價反而省事了。按照原來的售價,或者比原來貴一點都沒關係。
但是在國內,售價肯定要降低的。畢竟國產了,但是降低多少卻需要仔細討論。
降低多了,逼格就沒有了。降低少了,消費者又不滿意。
“把國內價位降到和保時捷panamera一個價格區間。不僅如此,與此同時,在配置上要甩開保時捷。同時提供六年的免費保養政策……”
張凡思索了一會兒交代著。對於瑪莎拉蒂來說,目前還是要走量為主。但是走量也不能失去逼格。
降價也得有幅度,和保時捷競爭,你不能降價到和奔馳寶馬一個價,這就自己掉身份了。
總裁在華夏的售價一直要比保時捷高,保時捷的官方指導價,低配車型已經到100萬內了。而總裁的最低價格也差不多150萬。
相差了五十萬的售價,這也是在華夏總裁賣不過panamera的主要原因。
現在國產後,價格直接拉下來。從價格上拉平,與此同時在給予豐厚的配置,和六年的免費保養。
這一下誘惑力就大了,要知道保時捷在國內的配置低到令人發指。你不選配個幾十萬的配置,開出去的車子簡直就是一個空殼子。
同時保時捷的維修保養比較貴,每年的維修保養又要花很多錢。再說了保時捷在國內的車子還是燃油車子,而且需要加98號汽油,車子油耗又高,所以一般人根本養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