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太空研究所的月球模擬基地內部,工作人員正在忙碌。
模擬基地內部,有一個小型的實驗基地。整個實驗基地就好像一艘稍微大點的載人飛船。
其實這個實驗基地,就是一個大點的載人飛船。但是這個飛船卻有一些特殊性。
這個飛船可以降落在月球表麵。不僅如此,整個飛船也是一座實驗基地。
這艘飛船可以搭載兩名宇航員,他們的住所是一個不足十五立方米的小房子。不過兩個人居住完全足夠了。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個基地內部,有一套完整的生態係統。在這個實驗基地內部,有一個三十立方米的實驗艙。
整個實驗艙內采用最先進的技術,搭載了引光光纖,讓整個實驗艙就好像外部一樣。
這個實驗艙就是一個種植基地,整個種植基地也是一個完整的生態係統。因為裡麵會種植水稻和蔬菜。
種植的水稻是最新研發的水稻品種,這種品種最大的優點就是成熟周期非常短。
特彆是在引光光纖的照射下,接受二十四小時照射。隻需要六十天水稻便可以成熟。
而在實驗艙內,有最精密的處理係統。這套係統可以在太空的環境下,精準的把每一粒稻米都收集起來,而秸稈什麼的也會收集起來。
不僅如此,收集起來的稻米,會經過加工係統,加工成可以在太空食用的米糊糧食。
而秸稈經過特殊處理,變成可以種植水稻的營養土。
循環利用,收割的水稻一部分當做種子繼續種植。一部分製作成宇航員所用的糧食。
而秸稈和宇航員的糞便會經過處理,變成種植使用的營養土。這樣就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
同時關於水的回收利用更是達到百分之百,宇航員的尿液糞便內部的水都會經過處理重新利用。
也就是說,整個基地內部,兩名宇航員可以憑借這個小小的實驗艙,進行生活上的自給自足。
水,蔬菜,糧食不需要外部運輸,就可以滿足生活需求。這才是這個實驗艙真正的目的。
一單這個實驗完成,對於人類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如果一單完成這個實驗,那麼人類在月球上建造永久基地的目標就可以實現。
這是華夏航天航空的最高技術,為了這個技術華夏已經奮鬥了很多年。
模擬基地內部,收割正在進行。兩名宇航員也在模擬基地內部生活的兩個月。
除了重力外,其他完全模擬月球生活。不出倉,不靠外部補給。內部所有的東西都模擬月球上麵。
今天是水稻的收割,蔬菜收割已經進行過很多次了。實驗都達到了完美狀態,種植的蔬菜被收割之後進行處理,變成蔬菜糊。
這種蔬菜糊直接裝入特殊的容器內。宇航員在吃的時候,就好像吃牙膏似得擠出來吃。
蔬菜已經能夠自給自足。現在隻看水稻能不能自給自足。一次收割的水稻,必須要能產出可供兩個人兩個月的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