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嬤嬤心裡正想著上前提建議呢,您彆看十四爺快回來了,就一整顆心都吊到那裡,養心殿還有個兒子呢,並且你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依附他的,這會兒聽烏雅氏主動提起,柳嬤嬤笑著道:“回娘娘,昨兒封筆以後,據說十三爺和趙子安趙大人快到酉時才離開,隨後皇上去了永壽宮,早上用過早膳回了養心殿。”
烏雅氏無聲一笑,“看來寧嬪是真的合了皇帝的心意。”她虧錢皇帝良多,若是寧嬪能稍微彌補些他內心的遺憾,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娘娘說的是,老奴瞧著皇上應該也是對寧嬪娘娘上了心思的。”
“但是皇後和順妃等人估計反應過來後要抱成團兒的,皇帝這般一做,不但他為難,哀家也為難,若是站在皇太後的角度,自然是要皇帝顧全大局的,最起碼帝後和睦,後宮穩固,要想保持後宮穩固,最基本的就是要雨露均沾,但若是站在一個額娘的角度,又了解皇帝的性子,哀家自是不想逼他去其他宮裡,若是把他逼急了,甚至還會哪個都不去,那哀家的小皇孫怎麼辦?”
柳嬤嬤動了動眼珠子,“娘娘,老奴覺得皇上也是明白這裡麵的利害關係的。”
烏雅氏歎口氣道:“明白歸明白,他若是真擰在這裡了,以後少不得要花大心思的,前朝和後宮的其他人都不傻,即便哀家能幫他顧著後宮,但一旦寧嬪出頭,朝臣有董鄂妃那個前車之鑒,萬不會坐視不理。”
可以說,這是一個死結。
柳嬤嬤也跟著歎氣,當年董鄂妃的事情鬨得沸沸揚揚,至今宮裡敢主動提起她的人少之又少。
寧嬪娘娘如今還沒顯出來,前朝的趙子安也是,但顯出來以後免不得要受到更多的關注,這關注一多,是非就多。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頓了頓,柳嬤嬤聽到聲音便轉了身,一看是秋夏端著燕窩粥進來了,忙上前接著,“娘娘,您喝些燕窩粥吧,今兒的午膳可以稍微晚一些。”
烏雅氏點了點頭,“也成。”
而如今離京城百裡的驛站中,十四和隨行的副將等人正在歇腳。
貼身太監馬林遞上了一個熱帕子,“主子爺,我們不若暫時在這兒歇腳吧,奴才聽說這是離京城最近的驛站,若是著急趕路,回到京裡定是要關了城門了,不若,暫時歇在這兒,明日早些出發,能趕在關城門前進城。”
十四把帕子扔進水盆,“不必了,用過午膳後,稍作休整便出發,我們夜間的速度可以放得慢一些,到了京城,天也快亮了,不用等太久就會開城門的。”
馬林見十四落座,忙指揮小太監上菜,“但是主子爺,若是這樣安排,您回府以後立即就要進宮,一夜沒有歇息,您能受得住麼?”
十四瞪了他一眼,“爺在戰場三天三夜沒合眼,不照樣指揮了?”
馬林討好一笑,“主子爺,奴才不是那個意思,而是說既然回了京城,條件沒有西北那麼艱苦,您又是當今皇上的親弟弟,不需要再受那麼多苦了。”
十四擺了擺手,“這算什麼,你以為皇上在養心殿就輕鬆了?他不眠不休的時候隻是沒讓你看見。”雖然自小和這個哥哥接觸不多,但也了解他儘善儘美的性子,在執拗這一塊兒,他們兄弟二人還真是相似。
頓了頓,十四又道:“福晉她們應該進宮拜見過皇額娘了,爺也想早些回去,皇額娘定十分牽掛,早些回去也好讓她安心。”
聞此,馬林再也不說什麼了,“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