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珺這一番話可以說是正麵的回應了。
頓時,所有媒體記者都顧不得激動和興奮了,立刻低頭一個勁兒的開始不斷地敲打著鍵盤,打算以最快的時間先發布出來這個消息。
利用軟件發布會拋出自己上位,以及兩家公司的重點合作這兩個爆炸新聞,那些浸泡在媒體新聞多年的記者此時已經嗅出了其中不同尋常的味道。
他們覺得,發布會結束後,這次兩家公司的股價必然得瘋漲!
因此,手下一頓奮筆疾書,企圖寫出一個爆款出來,好為公司做出銷量來。
一個半小時的發布會就在這樣的爭分奪秒之下結束。
相比較那些記者們急著回去搶頭版頭條,時珺從頭到尾都非常的平靜。
在和那幾位高層簡單地吩咐了幾句之後,她就開車離開了。
當天中午消息開始爆炸式的推送。
網絡、財經電視和報紙,幾乎占據了所有的頭版。
時珺這個名字接連不斷地出現。
下午一點股市交易市場開始運作,時氏和時珺名下的公司開始瘋狂漲幅,那漲勢以從未見過的姿態暴力攀升。
網民和股民們全都瘋了!
科技圈和金融圈內時珺的名字被提及的越來越多。
原本時氏繼承人的名號徹底被珺小姐這三個字代替。
時氏內部原本還有一場拉鋸戰,隻等時珺到場之後,原本站在時寅那邊的人就打算破釜沉舟一把。
因為等得時間太長了,那把劍懸在頭頂上不知生死,讓他們寢食難安。
就這麼幾天的時間,他們硬生生的瘦了那麼二十斤。
他們覺得再這樣下去,時珺還沒出現,他們可能自己被自己嚇死了。
於是,他們決定反攻。
不管成不成功,先按照時寅的那些原計劃進行。
時寅到底是她的父親,關於公司的那些事肯定比她熟。
那些人就帶著這樣僥幸的心理,想等著時珺進公司接手的那天和她打響第一場戰鬥。
可時珺的手段遠比他們所想的要誇張一百倍。
她在發布會上的一句話,時氏的股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姿態衝向了最高點。
那是時寅接手公司到現在以來從未有過的高度。
這種簡單粗暴的手段,說真的,他們真的有點……瓦解、動搖了。
這麼多錢啊,市值翻十倍不止。
說實話,他們現在把股票賣了,接下來的晚年生活也絕對不會糟糕到哪裡去。
要命、要錢?
想了一想,還是命吧。
時寅不就是他們眼前最好的例子嗎?
於是自己乖乖找了個時間,主動和時珺發了個消息,表示他們決定離開時氏,順便把股份全部拋售給她。
時珺當然很樂意了。
畢竟清掃打理董事會裡的人也是一件非常煩的事情,他們願意自己卷鋪蓋滾蛋那是再好不過了。
也免得她浪費時間在這件事上了。
就這樣,在時氏股價瘋狂上漲的一個星期後,董事會將近一半的人全部主動離去。
原本的內訌就在這樣的絕對碾壓下消散了。
而時珺的股份本就僅此於時寅,眼下又增加了這麼多人的股份,幾乎已經可以算是持平了。
當然了,就算時珺什麼股份都沒有,掌權人的身份她也是當定了。
畢竟誰有她那個本事,就一句戰略性合作,兩家公司的股票齊飛。
於是,在清理完董事會那些人之後,時珺終於出現在了時氏的董事會上。
也不廢話,就一句。
“罷免時寅董事長位置的提案昨天已經通過,所以現在由我來擔任時氏的最高負責人。”
立刻,會議現場所有人掌聲一片。
全場通過。
就這樣,時珺成功晉升為了時總。
按理來說,應該要開個宴來慶祝一下的。
更何況,時珺這次為兩家公司打了這麼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但時珺和彆人不同。
她最討厭的就是穿著那些不實用的晚禮服在宴會場裡掛著虛假笑容來回穿梭應酬。
太煩人了。
有那興趣不如在家裡多陪秦匪,多寫兩行代碼。
畢竟,發布會隻是一個開始。
後續的東西將會陸陸續續的亮相。
她需要萬無一失才可以,免得到時候砸了自己的招牌。
所以,當有人提議舉辦一個盛宴的時候,時珺冷冷一記眼神就給否決了。
“與其想著開宴狂歡,不如想想接下來兩家公司該如何穩定長期發展,接下來時氏的方向不再拘泥於實體,而是科技。希望各位能夠不要隻拿錢不做事,在我這裡,不養閒人。”
這話讓在場的那些董事們不禁有些訕訕了起來。
但這也怪不得他們。
因為時珺和時寅的做事風格完全是兩個概念。
時寅喜歡公司分成兩派,左右互相壓製,從而得到平衡。
而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維護他比誰都看得重。
而時珺不弄這些什麼權術,人心,她更喜歡乾實事的人。
什麼辦公室裡的紛爭,要乖乖聽從上司的話等等,在她眼裡全是放屁。
隻要你有本事,那你就可以隨時取代你的上司。
一切靠實力說了算。
甚至她放話,隻要有能力,她的位置也可以隨時取代。
當時這話在她上任的公司內部郵件裡出現的時候,全公司上下嘩然一片,天花板都能掀翻。